建德市实现数字化工程在城乡规划管理中有效应用
发布日期: 2016- 07- 2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市审管办

我市以“数字建德”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抓手,依靠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城乡规划“一张图”管理。今年以来,全市审批窗口受理的57件规划项目均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地形数据,96个建设项目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中运行。

一是规范数据信息。统一规范的数据信息,建立包括DLG、3D等在内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实现DLG成果市域范围全覆盖, 实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1:500基础地形数据主城区和集镇全覆盖,面积约230平方千米,破解部门之间标准冲突问题。

二是共享网络资源。以“数字建德”地理空间框架为基础,搭建发改、城管等多部门信息系统平台,有效提高部门间信息互通、互联、互流,为部门决策提供依据。建立主城区及中心集镇60平方千米的地名地址数据库,实现对城市公共设施、道路等基础建设的实时管理,提高城市管理工作效率与服务水平。

三是完善规划管理。构建图文一体化,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规划专题数据库为支撑,为辅助项目审批提供强大的数据和技术支持。建立主城区5平方千米的“三维景观数据库”,借助三维辅助系统,对老年体育健身活动中心等建设项目进行三维建模,破解城市建设规划冲突问题,有效提高主城区报建项目规划方案的合理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四是规划长效化。将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录入系统,满足城乡规划的网络化管理及动态调控的需求,逐步实现城乡规划数字化管理。目前,全市12个乡镇(街道)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已录入系统,面积达61.35平方千米,各类规划成果得到有效管理。

(建德市审管办)





分享: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建德市实现数字化工程在城乡规划管理中有效应用
发布时间:2016-07-20 00:00
信息来源:市审管办 浏览量:

我市以“数字建德”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抓手,依靠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城乡规划“一张图”管理。今年以来,全市审批窗口受理的57件规划项目均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地形数据,96个建设项目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中运行。

一是规范数据信息。统一规范的数据信息,建立包括DLG、3D等在内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实现DLG成果市域范围全覆盖, 实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1:500基础地形数据主城区和集镇全覆盖,面积约230平方千米,破解部门之间标准冲突问题。

二是共享网络资源。以“数字建德”地理空间框架为基础,搭建发改、城管等多部门信息系统平台,有效提高部门间信息互通、互联、互流,为部门决策提供依据。建立主城区及中心集镇60平方千米的地名地址数据库,实现对城市公共设施、道路等基础建设的实时管理,提高城市管理工作效率与服务水平。

三是完善规划管理。构建图文一体化,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规划专题数据库为支撑,为辅助项目审批提供强大的数据和技术支持。建立主城区5平方千米的“三维景观数据库”,借助三维辅助系统,对老年体育健身活动中心等建设项目进行三维建模,破解城市建设规划冲突问题,有效提高主城区报建项目规划方案的合理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四是规划长效化。将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录入系统,满足城乡规划的网络化管理及动态调控的需求,逐步实现城乡规划数字化管理。目前,全市12个乡镇(街道)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已录入系统,面积达61.35平方千米,各类规划成果得到有效管理。

(建德市审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