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下沙、大江东两地往来日益频繁,居民的办事频次也随之增加,如何提升群众的办事便捷度,打造无差异“全城通办”的体验感,成为新区今年以来重点推进的民生实事工程之一。
137个高频事项实现“家门口服务一窗办”
出门逛个超市,顺便到街道公共服务中心窗口补办市民卡,河庄街道居民陈小姐表示,这样悠闲的办事体验在以前根本不敢想。继下沙街道、白杨街道、义蓬街道、江滨花园社区、大学城北社区开通市民卡网点服务后,新区河庄街道、新湾街道、临江街道、前进街道4个公共服务中心和前进街道前新社区也于近日全部开通了市民卡网点服务,新区成为了杭州市首个实现市民卡业务在街道一级全覆盖的区域。
目前,新区辖区内街道办事大厅窗口可办市民卡业务20余项,包括办新办、补换卡、医保挂失解挂等市民卡卡管类基本服务,还能办理市民卡钱包功能开通、杭州通系列卡(学生卡、长者卡)售卡、充值等公交类业务,极大地方便了新区居民。
同时,为进一步打造“市民15分钟生活服务圈”,新区现已将失业登记、参保登记、房管、卫计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137个高频事项统一下放至7个街道,实现各街道公共服务中心“无差别受理窗口”全覆盖。
228个事项实现“全天候服务随时办”
点击“我要缴费”,即可办理车辆违法缴款、违规停车罚款缴纳等。点击“我要办理”,医保参保登记、流动人口居住出租房屋登记等事项即可办理。再如点击“我要查询”,社保证明、住房情况(无房证明)等资料很快就能打印出来,省时省力。
只要一张身份证,突破以往办事服务的时间限制,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障、生活服务等228个事项,通过综合自助服务机24小时全天候开放,不用到办事窗口即可完成办理。
为实现群众“就近办”、“自助办”“随时办”的需求,新区进一步拓展便民“自助点餐”服务范畴,对各街道、部分村(社区)等人流量较多的地方进行了布点,在去年布点28台的综合自助服务机的基础上,增设至68台,有效提升政务服务智能化水平,助力便民服务“不掉链子”。
59个特定个性化事项实现“贴心服务最近办”
11月26日,白杨街道朗琴社区“境外人员服务站”正式启用,可办理境外人员出入境、侨办、社保等事项59项,入驻全国首台住宿登记申报自助机,实现了境外人员足不出户就能在线完成住宿登记,这是钱塘新区“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实“就近办”要求的一次创新与尝试,充分体现了钱塘特色。
“境外人员服务站”以便利化、国际化、人文化为主线,集审批服务、代办服务、咨询服务、自助服务、人文服务于一体,不仅立足于让境外人员办事就近“最多跑一次”,更致力于创建中外共享的“无界生活”环境,以“家文化”理念为支撑,推出双语标识、外籍人士在朗琴居家生活服务指南等一系列贴心举措,给境外人员带去了全新体验和文化享受。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结合自身发展特色,新区不断从办事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出发,因地制宜提供个性化“就近办”服务。除了设立“境外人员服务站”以外,推出了社银合作项目,将社保高频事项延伸至辖区杭州联合银行和农商银行支行网点办理;利用网格优势,为村(社区)群众提供“跑腿”代办服务;针对前进、临江区块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特点,组织公积金、公安户籍等业务条线到企业上门服务,现场提供业务咨询、解答、办理。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下阶段,钱塘新区将进一步扩大“就近办”服务半径,拓展“就近办”服务范围,建设更多服务网点,推出更多服务举措,不断刷新办事速度,不断增加百姓幸福感和获得感。
(钱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