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新区行政审批“三零”服务 开辟企业复工复产“高速通道”
发布日期: 2020- 03- 0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市审管办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已从单一的疫情防控转变为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统筹兼顾。为助力科学精准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手硬,行政审批局推出政企交流“零阻碍”、服务质量“零差错”、审批业务“零滞留”的“三零”服务,因企制宜推出线上互动、先批后验、快捷办理等服务举措,保障企业在疫情管控特殊时期也能享受“最多跑一次”甚至跑零次带来的便捷办事体验。

一、畅通渠道,政企交流“零阻碍”

(一)服务热线搭桥梁。实行窗口工作人员值班制度,利用网络、公众微信号、街道广播、企业群等方式,多渠道向社会公布窗口咨询热线,确保第一时间为企业答疑释惑,目前,累计受理网络、电话咨询90余件。

(二)工作群组促互动。充分利用投资项目审批服务工作群、项目微信群、钉钉群等各类交流平台和载体,与企业实时互动,为企业提供便捷的互动式在线咨询服务,提高审批报件材料的精准性,目前已指导企业30余家。

(三)“AI”领衔智能化。依托行政审批局官微平台,上线“AI”领衔的智能社保医保在线咨询服务,办事人进入模块点击热门问题即可获取相关政策,也可直接输入文字提问。为助推网上办、掌上办,智能机器人还会附上业务在线办理链接。遇到智能机器人无法回答的问题,还可像淘宝网购一样联系人工客服进行线上沟通交流。自上线以来,智能机器人累计回答各类问题729个,总智能识别率74.90%,转人工率13.17%。

二、灵活受办,服务质量“零差错”

(一)加大容缺受理。对基本条件具备、主要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但次要条件或申请材料欠缺的事项实施容缺受理制度,申请人作出相应承诺后,先予受理,允许企业在规定时限内通过邮寄、现场提交等方式补齐材料。比如,为帮助杭州金领服装有限公司完成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备案,以用于生产非无菌型医护人员防护隔离衣,行政服务中心商事窗口通过网络传输审查备案凭证和信息表,其余人员相关证明“容缺受理”的方式为其顺利快速备案,为企业加快投产创造了有力条件。目前,共为浙江百歌房地产有限公司,杭州美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8家企业提供容缺受理服务。

(二)实施先批后验。对于部分企业较为急迫,但又需要踏勘现场的审批事项,在疫情防控期间特事特办,重塑流程,依照“先批后验”的原则予以审批,疫情结束后再补勘现场。比如,为帮助杭州中欣晶圆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为该公司复工投产提供必要保障,行政服务中心积极协商,通过“全流程网办+现场核查后置”的方式,指导企业在线申领许可证,有效解决了企业燃眉之急。目前,共为杭州之钰堂同人路大药房有限公司、杭州中欣晶圆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区文清幼儿园3家单位提供先批后验服务。

(三)服务提前介入。及时针对前期在批项目开展全面梳理,安排专人与企业逐一联系,了解项目进度、计划安排和存在问题,提前为企业提供审批流程、申报方式等针对性的审批指导服务,让企业在疫情特殊时期,不必出门就能享受“管家式”审批服务。2月3日以来,共对网创科技、渔人码头、至信汽车零部件等18家企业提供审批业务指导,为项目完成开工前审批提供服务保障。

三、双线结合,审批业务“零滞留”

(一)线上快捷办,在政务服务网上全面公布项目审批所需的申报材料,依托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全面实行在线申报和审批。目前,共有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临江街道办事处、电化集团等16个项目通过在线平台进行申报和审批。

(二)线下便捷办。根据疫情新形势,逐步恢复涉企审批类窗口现场服务,对于确实需要来现场办理的,采取电话咨询、预约方式进行办理。通过电话微信指导,积极帮助企业网上办、掌上办。针对无法全流程网上办事项,积极转变受办方式,改申请资料现场递为电子资料网络传、纸质资料邮寄达;改单方审批为多方联动;改先验后批为先批后验;改部门现场开会协调为钉钉线上部门意见联审,并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合法合理为前提,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比如,通过启动应急机制,电子邮箱收发文件,部门钉钉会审,网上申请办理等举措,帮助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取得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实现了当天进件、当天办结取件,将办事时间由常规的3至5日压缩至4、5个小时,为建设单位在关键时期提供了关键服务,也为战“疫”一线的医院切实解决了建设审批的实际需求。

 



 

(钱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






分享: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钱塘新区行政审批“三零”服务 开辟企业复工复产“高速通道”
发布时间:2020-03-09 10:35
信息来源:市审管办 浏览量: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已从单一的疫情防控转变为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统筹兼顾。为助力科学精准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手硬,行政审批局推出政企交流“零阻碍”、服务质量“零差错”、审批业务“零滞留”的“三零”服务,因企制宜推出线上互动、先批后验、快捷办理等服务举措,保障企业在疫情管控特殊时期也能享受“最多跑一次”甚至跑零次带来的便捷办事体验。

一、畅通渠道,政企交流“零阻碍”

(一)服务热线搭桥梁。实行窗口工作人员值班制度,利用网络、公众微信号、街道广播、企业群等方式,多渠道向社会公布窗口咨询热线,确保第一时间为企业答疑释惑,目前,累计受理网络、电话咨询90余件。

(二)工作群组促互动。充分利用投资项目审批服务工作群、项目微信群、钉钉群等各类交流平台和载体,与企业实时互动,为企业提供便捷的互动式在线咨询服务,提高审批报件材料的精准性,目前已指导企业30余家。

(三)“AI”领衔智能化。依托行政审批局官微平台,上线“AI”领衔的智能社保医保在线咨询服务,办事人进入模块点击热门问题即可获取相关政策,也可直接输入文字提问。为助推网上办、掌上办,智能机器人还会附上业务在线办理链接。遇到智能机器人无法回答的问题,还可像淘宝网购一样联系人工客服进行线上沟通交流。自上线以来,智能机器人累计回答各类问题729个,总智能识别率74.90%,转人工率13.17%。

二、灵活受办,服务质量“零差错”

(一)加大容缺受理。对基本条件具备、主要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但次要条件或申请材料欠缺的事项实施容缺受理制度,申请人作出相应承诺后,先予受理,允许企业在规定时限内通过邮寄、现场提交等方式补齐材料。比如,为帮助杭州金领服装有限公司完成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备案,以用于生产非无菌型医护人员防护隔离衣,行政服务中心商事窗口通过网络传输审查备案凭证和信息表,其余人员相关证明“容缺受理”的方式为其顺利快速备案,为企业加快投产创造了有力条件。目前,共为浙江百歌房地产有限公司,杭州美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8家企业提供容缺受理服务。

(二)实施先批后验。对于部分企业较为急迫,但又需要踏勘现场的审批事项,在疫情防控期间特事特办,重塑流程,依照“先批后验”的原则予以审批,疫情结束后再补勘现场。比如,为帮助杭州中欣晶圆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为该公司复工投产提供必要保障,行政服务中心积极协商,通过“全流程网办+现场核查后置”的方式,指导企业在线申领许可证,有效解决了企业燃眉之急。目前,共为杭州之钰堂同人路大药房有限公司、杭州中欣晶圆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区文清幼儿园3家单位提供先批后验服务。

(三)服务提前介入。及时针对前期在批项目开展全面梳理,安排专人与企业逐一联系,了解项目进度、计划安排和存在问题,提前为企业提供审批流程、申报方式等针对性的审批指导服务,让企业在疫情特殊时期,不必出门就能享受“管家式”审批服务。2月3日以来,共对网创科技、渔人码头、至信汽车零部件等18家企业提供审批业务指导,为项目完成开工前审批提供服务保障。

三、双线结合,审批业务“零滞留”

(一)线上快捷办,在政务服务网上全面公布项目审批所需的申报材料,依托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全面实行在线申报和审批。目前,共有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临江街道办事处、电化集团等16个项目通过在线平台进行申报和审批。

(二)线下便捷办。根据疫情新形势,逐步恢复涉企审批类窗口现场服务,对于确实需要来现场办理的,采取电话咨询、预约方式进行办理。通过电话微信指导,积极帮助企业网上办、掌上办。针对无法全流程网上办事项,积极转变受办方式,改申请资料现场递为电子资料网络传、纸质资料邮寄达;改单方审批为多方联动;改先验后批为先批后验;改部门现场开会协调为钉钉线上部门意见联审,并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合法合理为前提,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比如,通过启动应急机制,电子邮箱收发文件,部门钉钉会审,网上申请办理等举措,帮助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取得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实现了当天进件、当天办结取件,将办事时间由常规的3至5日压缩至4、5个小时,为建设单位在关键时期提供了关键服务,也为战“疫”一线的医院切实解决了建设审批的实际需求。

 



 

(钱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