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新区(滨江)是浙江省创新创业策源地,具有企业数量多、分布广,高新企业、初创型企业占比大等特点。今年以来,区审管办聚焦政务服务环境优化提升,推出了“拿地即开工”“移动审批”“创新创业陪跑团”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为企业提供极简、贴心和陪伴式服务。
“拿地即开工”打造极简化流程
在过去,产业投资项目往往会面临前期审批流程复杂、耗时长等问题,这些繁琐复杂的审批流程既不符合当下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求,也妨碍了企业创新创业的热情。针对这一问题,区审管办开展了“拿地即开工”标准化流程改革,通过实行一项目一清单、开展全程帮办代办、探索多元增值服务、推进涉审中介一件事等改革,实现投资项目审批效率大幅提升。创新“桩基先行”模式,在建设单位“二合一”批复、施工图审查合格等前期工作完成后,办理桩基单独发包和施工许可,先行开展桩基施工作业。
(广立微项目效果图)
在完成“桩基先行”模式试点项目多证齐发的基础上,持续探索“总包模式”。今年,“广立微集成电路EDA产业化基地项目”在一天内完成12项施工审批手续,项目从摘牌到发放施工许可证并具备实质性开工条件仅需13个工作日,比改革前节省时间1.5个月以上,审批时限节省75%,标志着我区首个“拿地即开工”总包模式项目顺利落地,形成覆盖两种不同审批模式的“拿地即开工”标准化流程,具备复制推广条件。该项目被省委改革办《竞跑者》刊发、入选全市审管系统联动攻坚项目、列入“牵一发动全身”区级重点改革项目。这一成就是区审管办不断推进政务服务制度改革、融合政务服务创新举措所取得的亮眼的成绩。
“移动审批”提供贴心式服务
除了审批流程极简化外,针对企业和群众“不知道去哪里办”“没有时间办”“办事流程复杂”等痛难点,区审管办在“一网通办”四端协同基础上,创新推出了“移动审批”上门服务“第五端”,制定涵盖9个部门54项上门服务清单,定期为企业和群众提供订单式“上门服务”。
(规划和自然资源分局为企业发放不动产权证)
“移动审批”以“联盟化”统筹,推动服务资源优化配置;以“订单化”派送,推动服务理念升级跃迁;以“数字化”应用,推动服务方式精准滴灌,实现了服务方式从“碎片化”转变为“一体化”、服务效果从“单次受益”转变为“综合提升”。自今年一月起,“移动审批”动态调整上门服务清单,每月常态化开展“移动审批”上门服务,今年以来已赴天堂软件园、东部软件园、海创基地、奥体中心、吉利大厦、海康威视等地开展活动16场次,服务群企3000多人次。
“创新创业陪跑团”助力陪伴式成长
为了更好地助力企业快速成长,区审管办聚焦企业关切的项目落地前准入、落地后审批、投产后服务的全生命周期等“关键小事”,经主管部门推荐,建立由知识产权、科技、法律服务和税务事务等社会服务机构组成的“创新创业陪跑团”,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咨询解答、帮办代办等政务服务,首批23家中介机构已入驻“创新创业陪跑工作室”为企业提供现场服务。区审管办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咨询引导、政策宣传、网办指导、项目代办、诉求直达的全链条集成式和增值式服务,努力实现全程“陪跑”、让企业快速发展。
(企业在创新创业陪跑工作室咨询)
区审管办将继续擦亮政务服务“金名片”,用极简、贴心、陪伴式服务助力企业的快速发展,持续探索政务服务集成化、增值化改革,重塑政务服务环境新优势,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充足的养料和沃土!
(滨江区审管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