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及省工商局相关工作要求,自2015年12月起,我市全面严格执行对失信被执行人(即“老赖”)实行任职拦截。截至目前,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共拦截“老赖”担任公司各类职务186人次,为构建部门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机制发挥积极作用。
依据省工商局的具体操作规定,凡企业申请办理失信被执行人担任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经理时,准入系统会根据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的数据进行比对,两者匹配完全一致时,自动实时拦截,弹出警示窗口,提示限制原因;对准入登记时出现此类提示的,不予核准相应登记事项。据统计,全市市场监管部门注册窗口平均每月拦截“老赖”任职登记27人次,平均每个工作日拦截1人次以上;其中部分情况严重的“老赖”,被两家以上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如6月22日,杭州鹰沙健康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到市局注册窗口办理设立登记,申请王某某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在业务办理中,准入系统自动弹出警示信息,提示王某某因负有较大债务,未履行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偿债义务,被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市局依法限制王某某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并向企业出具了《申请人告知单》。市场监管部门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任职拦截的信用惩戒,对有偿还到期债务能力但拒不偿还全部或者部分债务的“老赖”形成了有效震慑,进一步营造了“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社会氛围,让失信人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
市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