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国税局四举措稳妥推进僵尸企业处置工作
发布日期: 2017- 12- 2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市审管办

一是吃透税收政策,提高落实精准度。高度重视“僵尸企业”处置涉税政策业务培训,充分发挥公职律师作用,组织企业破产法、税收征管法等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的学习,提升税务干部处置复杂税收业务问题的处理能力,为企业提供精准的政策服务。区分兼并重组、破产重整、债务重组、破产清算等不同处置类别的“僵尸企业”,有针对性地宣传好、辅导好、落实好相应的税收政策,支持“僵尸企业”加快盘活有效资产、恢复生产经营、实现市场出清。二是强化税收征管,提高管理高效性。以“大征管”思路为导向,不断强化税收征管举措。狠抓欠税管理,积极落实欠税人报告制度和欠税公告制度;及时跟踪企业到期债务清偿情况,适时启动破产程序;严格控制发票供应,对发票领用和开具等行为强化监管;强化风险管理,及时排查涉税问题,纠正税收违法行为。通过一系列征管举措,督促“僵尸企业”找到出路,唤醒一批、规范一批、清算一批,引导企业守法诚信经营。三是深化部门合作,提高工作合法性。深化国地税合作,主动加强与法院、市场监管、经信、公安等部门的配合协作,建立健全信息传递反馈机制、破产涉税协作机制、专班服务会诊机制。今年共核实市场监管部门信息1万余条,向市场监管部门推送疑似僵尸企业信息99条。国地税部门加强对非正常户的管理,对经营异常或连续两年未报税的企业及时提请工商部门启动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程序;与法院建立协作联动机制,实现涉企信息及时全面共享,加大欠税执行力度,推进企业破产清算重组;支持配合司法处置工作,认真落实阻止欠税人出境等惩戒制度。四是创新服务举措,提高服务满意度。国地税联合成立“僵尸企业”处置涉税服务专班,制定“僵尸企业”涉税政策业务手册,指导企业办理涉税事项;对涉及税种多且政策业务复杂的重组行为提供“一对一”上门服务等举措,为“僵尸企业”处置提供专业化、团队化、个性化精准服务,帮助企业依法依规处理税收业务;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充分发挥中介行业涉税服务作用,提升“僵尸企业”清算能力;加强对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及代办员业务培训,确保“僵尸企业”的处置既快又稳,消除税收政策执行“最后一公里”问题。

(市国税局窗口)





分享: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市国税局四举措稳妥推进僵尸企业处置工作
发布时间:2017-12-27 00:00
信息来源:市审管办 浏览量:

一是吃透税收政策,提高落实精准度。高度重视“僵尸企业”处置涉税政策业务培训,充分发挥公职律师作用,组织企业破产法、税收征管法等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的学习,提升税务干部处置复杂税收业务问题的处理能力,为企业提供精准的政策服务。区分兼并重组、破产重整、债务重组、破产清算等不同处置类别的“僵尸企业”,有针对性地宣传好、辅导好、落实好相应的税收政策,支持“僵尸企业”加快盘活有效资产、恢复生产经营、实现市场出清。二是强化税收征管,提高管理高效性。以“大征管”思路为导向,不断强化税收征管举措。狠抓欠税管理,积极落实欠税人报告制度和欠税公告制度;及时跟踪企业到期债务清偿情况,适时启动破产程序;严格控制发票供应,对发票领用和开具等行为强化监管;强化风险管理,及时排查涉税问题,纠正税收违法行为。通过一系列征管举措,督促“僵尸企业”找到出路,唤醒一批、规范一批、清算一批,引导企业守法诚信经营。三是深化部门合作,提高工作合法性。深化国地税合作,主动加强与法院、市场监管、经信、公安等部门的配合协作,建立健全信息传递反馈机制、破产涉税协作机制、专班服务会诊机制。今年共核实市场监管部门信息1万余条,向市场监管部门推送疑似僵尸企业信息99条。国地税部门加强对非正常户的管理,对经营异常或连续两年未报税的企业及时提请工商部门启动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程序;与法院建立协作联动机制,实现涉企信息及时全面共享,加大欠税执行力度,推进企业破产清算重组;支持配合司法处置工作,认真落实阻止欠税人出境等惩戒制度。四是创新服务举措,提高服务满意度。国地税联合成立“僵尸企业”处置涉税服务专班,制定“僵尸企业”涉税政策业务手册,指导企业办理涉税事项;对涉及税种多且政策业务复杂的重组行为提供“一对一”上门服务等举措,为“僵尸企业”处置提供专业化、团队化、个性化精准服务,帮助企业依法依规处理税收业务;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充分发挥中介行业涉税服务作用,提升“僵尸企业”清算能力;加强对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及代办员业务培训,确保“僵尸企业”的处置既快又稳,消除税收政策执行“最后一公里”问题。

(市国税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