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跑一次”的杭州实践
发布日期: 2017- 03- 0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市审管办

构建“互联网+政企服务”新模式

——“最多跑一次”的杭州实践

跑断腿,磨破嘴,找不着的部门,盖不尽的公章……曾几何时,“一直在路上”是企业办事难的真实写照。企业与政府之间,犹如两座可望不可及的“信息孤岛”,企业缺少向政府表达诉求、问题的渠道,政府空有服务企业的热情,却很难及时准确地发现企业最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201612月,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最多跑一次”目标,透露出政府进一步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的决心,杭州市的政府部门正在通过构建“互联网+政企服务”的新模式,推行着一场让企业“最多跑一次”的创新实践。 

36下午,白马湖畔,市经信委组织召开全市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构建“互联网+政企服务”新模式动员大会,全市10余个部委办局和区县(市)经信局的分管负责人,以及300多家年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的大型企业代表参会。会议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省政府提出的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以及杭州市与阿里巴巴集团战略合作第四次联席会议精神。

会议由市经信委杨晓勇副主任主持。会上,钉钉移动办公云平台作为“互联网+政企服务”模式的应用主体,向参会人员做详细推介。阿里巴巴钉钉创始人陈航作《云和移动时代浙江企业新机遇》主题演讲,杭州瑞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宋林总经理作《政府部门钉钉移动办公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海亮集团铭信科技有限公司徐礼卿、杭州朝阳橡胶有限公司郑励分别作《海亮的信息化发展之路》、《朝阳轮胎钉钉探索之路》经验分享,现场还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

钉钉是阿里巴巴集团研发的一套即时通讯系统平台,集即时消息、短信、邮件、语音、视频等为一体,许多企业将其作为内部办公管理系统使用,实现了企业内部的协同办公和信息化改造,有效地提升了办公效率和管理效率。据悉,目前钉钉平台上的企业组织数量已经突破300万家。

正是看中了钉钉对企业的高覆盖率和使用黏性,去年开始,市经信委依托其基础架构建设企业服务窗,作为政府服务企业的一站式在线移动云平台。目前,全市已有600多家的企业入驻企业服务窗,企业负责人只需动动手指,就能在“我要提问”、“最新政策”、“转贷服务”、“社会中介”、“资格认定”等五大功能模块获得免费、精准、高效、便捷的政府服务内容。同时,在企业服务窗的钉钉群组中,企业与政府工作人员还能进行实时的互动交流,大大提高了政府服务的响应速度。

今后,杭州市各政府部门服务企业的职能也将陆续集成到企业服务窗,将平台打造成为全市政府部门服务企业的大本营,诸如企业项目申报、审批服务等服务内容,均能在平台中得到“一键解决”。这种“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的新型政企服务模式,极大方便了企业办事,既是杭州市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完美实践,也是推动全市广大中小企业上云、深化政府“店小二”式服务的创新举措,长远来看,必将在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优化产业发展生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2014年以来,杭州市委市政府以“一号工程”为统领,大力发展信息经济、推进智慧应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新业态蓬勃发展,杭州这座城市的连接能力、智慧程度领先全球。先天的优势,现实的需要,政企之间的互联互通势在必行,信息孤岛必须打破。

对于政企之间的联通和沟通距离问题,市经信委的干部们深有感触。去年,全市经信系统先后展开多轮次的企业大走访服务活动,市经信委120多名干部走访服务全市3000多家工业企业。如此大规模的集中走访活动,虽然有“一对一”精准服务的优势,但服务的企业数量多、分布散、范围广,经信干部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企业同样耗费时间和精力一一反映问题和诉求,填写各类调查表格,某种程度上也会给企业带来负担。即便如此,政府部门的走访服务也无法覆盖到每一家企业,仍有许多急需政府扶持、帮助解决问题的企业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

以钉钉企业服务窗为基础的“互联网+政企服务”新模式,是破解此类难题的“法宝”,其凭借互联网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连接能力,能够一举消除政企之间的“信息孤岛”现象。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拥有平等的机会反映问题、表达诉求,拥有平等的机会获取政府服务。作为政府,透过无所不通的互联网渠道,既能实现服务企业无死角,又能在第一时间获取企业发展状况,全面直观地了解全市企业发展的“全景图”,为政府的服务精准化、决策科学化提供依据。 
  今天,在杭州这座以“云上之城”和政府“店小二”式服务闻名的城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正前所未有地与政府服务企业紧紧连接在一起,市经信委、西湖区公安、余杭区公安、杭州地税拱墅分局等政府部门,已经在依托钉钉这一平台不断推动着自身服务的创新与转型。这只是杭州市政府推动政府信息共享、提升政府效能的一个开始,也是继“城市数据大脑”交通治堵之后,杭州政企合力推进的又一项创新举措,对优化杭州创业创新生态、构建公平普惠和便捷高效的企业服务体系意义深远。

 

(市经信委窗口)

 

 





分享: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最多跑一次”的杭州实践
发布时间:2017-03-09 00:00
信息来源:市审管办 浏览量:

构建“互联网+政企服务”新模式

——“最多跑一次”的杭州实践

跑断腿,磨破嘴,找不着的部门,盖不尽的公章……曾几何时,“一直在路上”是企业办事难的真实写照。企业与政府之间,犹如两座可望不可及的“信息孤岛”,企业缺少向政府表达诉求、问题的渠道,政府空有服务企业的热情,却很难及时准确地发现企业最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201612月,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最多跑一次”目标,透露出政府进一步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的决心,杭州市的政府部门正在通过构建“互联网+政企服务”的新模式,推行着一场让企业“最多跑一次”的创新实践。 

36下午,白马湖畔,市经信委组织召开全市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构建“互联网+政企服务”新模式动员大会,全市10余个部委办局和区县(市)经信局的分管负责人,以及300多家年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的大型企业代表参会。会议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省政府提出的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以及杭州市与阿里巴巴集团战略合作第四次联席会议精神。

会议由市经信委杨晓勇副主任主持。会上,钉钉移动办公云平台作为“互联网+政企服务”模式的应用主体,向参会人员做详细推介。阿里巴巴钉钉创始人陈航作《云和移动时代浙江企业新机遇》主题演讲,杭州瑞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宋林总经理作《政府部门钉钉移动办公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海亮集团铭信科技有限公司徐礼卿、杭州朝阳橡胶有限公司郑励分别作《海亮的信息化发展之路》、《朝阳轮胎钉钉探索之路》经验分享,现场还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

钉钉是阿里巴巴集团研发的一套即时通讯系统平台,集即时消息、短信、邮件、语音、视频等为一体,许多企业将其作为内部办公管理系统使用,实现了企业内部的协同办公和信息化改造,有效地提升了办公效率和管理效率。据悉,目前钉钉平台上的企业组织数量已经突破300万家。

正是看中了钉钉对企业的高覆盖率和使用黏性,去年开始,市经信委依托其基础架构建设企业服务窗,作为政府服务企业的一站式在线移动云平台。目前,全市已有600多家的企业入驻企业服务窗,企业负责人只需动动手指,就能在“我要提问”、“最新政策”、“转贷服务”、“社会中介”、“资格认定”等五大功能模块获得免费、精准、高效、便捷的政府服务内容。同时,在企业服务窗的钉钉群组中,企业与政府工作人员还能进行实时的互动交流,大大提高了政府服务的响应速度。

今后,杭州市各政府部门服务企业的职能也将陆续集成到企业服务窗,将平台打造成为全市政府部门服务企业的大本营,诸如企业项目申报、审批服务等服务内容,均能在平台中得到“一键解决”。这种“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的新型政企服务模式,极大方便了企业办事,既是杭州市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完美实践,也是推动全市广大中小企业上云、深化政府“店小二”式服务的创新举措,长远来看,必将在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优化产业发展生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2014年以来,杭州市委市政府以“一号工程”为统领,大力发展信息经济、推进智慧应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新业态蓬勃发展,杭州这座城市的连接能力、智慧程度领先全球。先天的优势,现实的需要,政企之间的互联互通势在必行,信息孤岛必须打破。

对于政企之间的联通和沟通距离问题,市经信委的干部们深有感触。去年,全市经信系统先后展开多轮次的企业大走访服务活动,市经信委120多名干部走访服务全市3000多家工业企业。如此大规模的集中走访活动,虽然有“一对一”精准服务的优势,但服务的企业数量多、分布散、范围广,经信干部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企业同样耗费时间和精力一一反映问题和诉求,填写各类调查表格,某种程度上也会给企业带来负担。即便如此,政府部门的走访服务也无法覆盖到每一家企业,仍有许多急需政府扶持、帮助解决问题的企业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

以钉钉企业服务窗为基础的“互联网+政企服务”新模式,是破解此类难题的“法宝”,其凭借互联网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连接能力,能够一举消除政企之间的“信息孤岛”现象。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拥有平等的机会反映问题、表达诉求,拥有平等的机会获取政府服务。作为政府,透过无所不通的互联网渠道,既能实现服务企业无死角,又能在第一时间获取企业发展状况,全面直观地了解全市企业发展的“全景图”,为政府的服务精准化、决策科学化提供依据。 
  今天,在杭州这座以“云上之城”和政府“店小二”式服务闻名的城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正前所未有地与政府服务企业紧紧连接在一起,市经信委、西湖区公安、余杭区公安、杭州地税拱墅分局等政府部门,已经在依托钉钉这一平台不断推动着自身服务的创新与转型。这只是杭州市政府推动政府信息共享、提升政府效能的一个开始,也是继“城市数据大脑”交通治堵之后,杭州政企合力推进的又一项创新举措,对优化杭州创业创新生态、构建公平普惠和便捷高效的企业服务体系意义深远。

 

(市经信委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