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省市“跑办”的正确领导下,为深化商事登记领域“1+N”+X特别是“X”事项改革,助推“最多跑一次”,大江东充分发挥行政审批局体制优势,在按要求全面落实17类“N”事项和24类“X”事项(市规27类“X”事项中有3类大江东无权限)改革的基础上,对各类事项逐个剖析,进一步挖掘改革潜力,提升服务效率,选取11类市规“X”事项和3类大江东新增“X”事项,共14类商事登记准入准营事项,变多个部门“物理整合”为一个部门“实体通办” 的“五通”模式,打通服务群众“一件事”的“最后一公里”。
窗口“通受”。 以“一件事”“最多跑一次”为标准,全面梳理商事登记领域审批(备案)事项,对14类事项,打破通常的证照联办窗口统一收件、部门分类流传的审批模式,率先推行证照联办窗口实质性受理的审批服务,综合窗口当场作出受理决定或一次性告知补证资料,进一步缩短常规模式下收件至受理的时间差。
现场“通查”。充分利用审批职能化零为整的特点,对14类事项,打破多条线现场核查的常规,由行政审批局统一组织核查人员,一次性告知核查要求,一次性进行现场核查,一次性作出核查意见,保证核查要求互统,核查结果互认,缓解多条线核查造成的行政资源浪费、核查意见不一致、申请人多次备查等问题。对于需进行提前介入指导的申请,由行政审批局统一组织各条线进行一次性现场指导。
数据“通联”。 以部门数据相互割裂导致群众“一件事”多次跑的堵点为切入点,打通内部关联事项的审批数据,变“群众跑”为“数据跑”,14类事项中凡是窗口工作人员可通过后台数据查询的,不再收取相关证明材料。如当前社保数据在药品经营行业证照联办中实现互通互认,群众可免于提交社保缴纳证明。市场主体准入信息与许可准营信息间完成互联互通,群众可免提交证照证明文件。
人员“通办”。通过多岗位锻炼,多形式培训,全面打通证照联办各业务条线,打造综合窗口受理人员“全把式”,后台审批人员“专把式”的审批人员队伍。按照“车间式”管理,“流水线”审批模式,14类事项从办件咨询、受理决定、现场核查、许可决定进行全流程、一体化、实质性办理,降低部门流转审批的时间成本及协调成本。
证照“通发”。按照“一个窗口进,一个窗口出”的原则,证照联办事项的许可文书及证照统一在综合窗口出件 ,同时借助快递送达模式,确保实现群众进一个门、办一件事“最多跑一次”。 此外,依托杭州市证照联办系统电子签章功能,实现部分事项全程电子化的“ 跑零次”目标。
(大江东办事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