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杭州市公安局始终坚持以互联网思维推进公安“最多跑一次”改革,特别是今年以来,围绕群众需求导向,依托省市区三级联合专班合力攻坚,在全省率先推动省政务服务2.0平台实质性应用。
为了更好地展示“一窗通办”改革成果,打造公安政务服务新名片,市局决定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一窗通办”示范区。
围绕“窗口中的窗口、标杆中的标杆”这一定位,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最优服务”“最佳体验”的“一窗通办”服务,充分展示杭州公安建设“重要窗口”的姿态和担当,助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1月22日,市交警局协同车管处到市行政服务中心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制定“一窗通办”方案。
建设任务:
(一)功能区域。根据“一窗通办”工作流程和办事流量,将整个办事大厅划分为咨询引导区、业务受理区、后台审批区、自助服务区、拍照区等5个区域,分别承担相关功能,并统一规范相关标识标牌,充分体现“一窗通办”改革元素。考虑到场地因素,自助服务区(含网上办理区)与市行政服务中心自助服务区合设。
(二)窗口设置。坚持“通窗专窗双轨制运行”的原则,整合原有交警、治安业务服务工位,共设置14个工位,其中专窗工位8个,通办工位4个,潮汐工位2个,后期根据办件量对工位再作适当调整。通办工位要求首批上线省政务服务2.0平台的85项事项全部受理和即办件一次办结、一次出证。潮汐工位要求即办件当场出证,承诺件按规定时间出证,能快则快。
(三)人员组成。在整合原有窗口工作人员的基础上,按照“业务能力强、形象素质好”的标准,从市局相关警种抽调人员入驻。其中,出入境管理局抽调1名民警、2名辅警,基层基础管理支队抽调1名民警、1名辅警,分别负责窗口引导、受理收件、后台审批、拍照、自助区服务等工作。
(四)运行机制。通办工位通过省政务服务2.0平台收件,后台负责审批制证,窗口统一出件;专窗工位按原有模式收件、办理、出件。日常管理上,由市局办公室(行政审批处)总体负责,抽调的民警、辅警编制仍属原单位,人员一旦空缺由原单位及时补充。窗口日常运行参照银行管理模式,实行轮值带班制,轮值长由各警种入驻民警轮流担任,并按照“谁轮值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窗口的管理。窗口工作人员每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派驻单位年终综合实绩考评。
杭州公安将按照省委省政府“整体智治、唯实唯先”的要求,在全市进一步推广“一窗通办”改革,力争10月前在全市224个公安窗口全部实现“一窗通办”,真正打造15分钟办事圈。在此基础上,还将大力推进“智办”、“秒办”、“掌上办”服务,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