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进党员管理保障党员权利
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改进党员管理,方便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是坚持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党员权利的有效方法。
加强党员组织关系管理。理顺党员组织关系,确保每个党员都能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点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履行党员义务,行使党员权利,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对在转移和接收党组织关系过程中推诿扯皮、无故拒转拒接的党组织和党员,上级党组织要批评教育,及时纠正;对拒不纠正的要按照有关规定,对主要责任者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对伪造党员身份证明的,要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按照明确责任主体、分类管理服务、多方协同配合的要求,认真做好流动党员组织生活、教育培训、关爱帮扶、权益保障等工作。对农村流动党员,应当认真落实城乡一体、流入地党组织管理为主、流出地党组织配合的双向共管责任。流出地党组织要掌握了解外出流动党员情况,主动与流入地党组织沟通,并积极创造条件,在流出党员相对集中地建立党组织;流入地党组织要及时将流动党员纳入本地党员管理范围,给予必要的工作支持。
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转变重义务轻权利、重管理轻服务的观念,健全党员权利保障机制和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使党员切实感受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感受到组织的关系和尊重,从而产生归属感、光荣感和责任感。党员作出成绩,能够得到党组织及时激励,遇到困难得到关心帮助,利益诉求得到顺畅表达,合理需求得到关切回应,就会激发出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持久动力。因此,需要注意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和爱护党员,通过走访慰问、谈心谈话、结对帮扶、设立党内帮扶资金等措施,帮助支持生产生活困难党员和因公牺牲党员遗嘱纳入社会救助。健全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和未享受离退休待遇的城镇老党员生活补贴调整机制。
注重先进典型激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就在身边。只要注重激励、善于激励、及时激励,加大优秀党员的宣传表彰力度,就能够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选树先进,既要重视重大典型,也要重视身边典型。推荐先进,既要发扬党内民主,也要坚持公开透明,增强表彰对象公信力,激发公众热情。宣传先进,既要善于用真实可信的事实感染人、感动人,也要化感动为行动,带动更多的人学先进、当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