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不言贫 勤不言苦
发布日期: 2022- 10- 2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市审管办

河南内乡县衙东账房悬有一副楹联,上联是:廉不言贫,勤不言苦;下联为:尊其所闻,行其所知。上联意思是:真正廉洁的人,不会讲自己如何清贫;真正勤政的人,不会抱怨自己如何辛苦。下联意思是:要重视倾听来自民间的声音,努力践行自己所认知的理念。“廉不言贫,勤不道苦”是对上联的化用。这个既讲廉政也讲勤政的为政箴言,在今天的党风廉政建设中,仍有很强的现实价值。

蜀国丞相诸葛亮,严于律己,一生节俭,从27岁出山到53岁病逝于五丈原,勤勤恳恳辅佐刘备和刘禅26年,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典范。据载,诸葛亮在临终前给刘禅写下了《自表后主》一文,文章写道:“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北宋司马光,幼年时“砸缸救友”,成就一段机智果敢的佳话。他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励,做事刻苦勤奋,一生主要精力用在修史和从政上,支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司马光入仕40余载,无论早年做地方官吏,还是后来任高官要职,一如既往地清正廉洁,“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有纯帛”。晚年的司马光曾写下《训俭示康》一文教导儿子司马康,“由俭入奢易,由奢如俭难”“以俭立名,以侈自败”的至理名言,至今依然颇具警示意义。





分享: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廉不言贫 勤不言苦
发布时间:2022-10-27 09:30
信息来源:市审管办 浏览量:

河南内乡县衙东账房悬有一副楹联,上联是:廉不言贫,勤不言苦;下联为:尊其所闻,行其所知。上联意思是:真正廉洁的人,不会讲自己如何清贫;真正勤政的人,不会抱怨自己如何辛苦。下联意思是:要重视倾听来自民间的声音,努力践行自己所认知的理念。“廉不言贫,勤不道苦”是对上联的化用。这个既讲廉政也讲勤政的为政箴言,在今天的党风廉政建设中,仍有很强的现实价值。

蜀国丞相诸葛亮,严于律己,一生节俭,从27岁出山到53岁病逝于五丈原,勤勤恳恳辅佐刘备和刘禅26年,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典范。据载,诸葛亮在临终前给刘禅写下了《自表后主》一文,文章写道:“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北宋司马光,幼年时“砸缸救友”,成就一段机智果敢的佳话。他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励,做事刻苦勤奋,一生主要精力用在修史和从政上,支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司马光入仕40余载,无论早年做地方官吏,还是后来任高官要职,一如既往地清正廉洁,“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有纯帛”。晚年的司马光曾写下《训俭示康》一文教导儿子司马康,“由俭入奢易,由奢如俭难”“以俭立名,以侈自败”的至理名言,至今依然颇具警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