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记:1月27日,省气象部门发布预报:近期至春节假期,将有三轮大范围雨雪天气影响我省,我省自北向南有降雪天气,其中浙中北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雪,杭州、湖州、绍兴等部分地区降雪可能达4-6cm;31日和2月1日晨,大部分地区气温降至-3℃,有冰冻。雨雪降温,加上1月26日杭州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通报,注定了2022年的春节会是一个不一样的新年。
1月28日 雨
回与不回,这是一个问题
不管在什么时候,春节在中国人的心里都有特殊的分量。眼看着壬寅虎年一天天临近,回家团圆的心也变得愈加急切,不少外地的同事已经把一年积攒下来的假期拿出来提前请假,准备明后天踏上回家的路了。但是,节前这一波奥密克戎的疫情来得又凶又急,“回还是不回”一下子变成了两难的问题。
办里也在今天收到了通知,要求做好下沉滨江驰援防疫的准备工作,办主要领导立即召集会议,统一思想、统一要求、统一行动,开始组建办下沉干部队伍以备随时可能下达的驰援任务。
报名,就意味着备勤备战,意味着不能回家与父母亲人团圆;不报名,如果每个人只想着自己,那么滨江人民、全市人民的新年又有谁来守护?报名与不报名变成了回还是不回的2.0版本。
“我是党员也是单位的中层,我报名!”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副主任杨艳原本已经计划好29日请假回家了,但在最后关头她依然选择了报名下沉社区,把没能陪95岁高龄外婆过年的遗憾放在了心底,“家就等疫情过去以后再找时间回吧”。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正是党员领导带头报名,不到半天的时间全办就组建起65人的下沉队伍。面对急难险重、面对群众需要,“回还是不回”对党员和机关干部来说永远都不会是一个太难的问题。
1月29日 雨
这种时候我带头
一早,办里每位同事都收到了一则《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从今天开始,除必要的值班人员以外,不再集中办公,一律深入所在的村社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中午,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施甜甜匆匆扒了一口饭,就开车往办里包干联系的滨江区长河街道白马湖社区赶,为了第一时间和社区书记取得联系,研究部署近期疫情防控工作并对接下沉驰援任务。同行的还有办里的三名党员干部,在施副主任和社区书记商讨对接的时候,他们已经挽起袖子投入到帮助社区搬运、分发防疫物资的工作当中,一刻功夫也没有耽误。
经协商,办里需要安排15名下沉干部参与第二天社区第四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得知这一消息后,办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李为群又一次主动请缨:“我就住在滨江,我又是党员领导干部,这种时候我带头!”作为一名转业干部,“首战选我、选我必胜”的军人气概在防疫抗疫的这种紧要关头,完美地展现在了他的身上。如果有需要,李为群同志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递上请战书——大家都是这么觉得的。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既然有了决心满满的带队领导,接下去选人、组群、下达具体工作任务……就变得自然而且顺利,面对第一次实战的检验,我们已经万事俱备。
1月30日 雨转晴
风雪天抗疫在社区 新春前齐心守平安
你见过冬日凌晨5:30的白马湖吗?我没有,但是至少办里有15双眼睛看到过,知道冬日里凌晨5:30白马湖的样子。
昨天晚上是一夜的雨加雪,凌晨的气温更是降到了0℃以下,但是这些丝毫没有影响到第一批15名下沉社区驰援防疫的同事的热情,天还没亮就已经在社区完成集结,穿上防护服投入到核酸检测准备工作当中。
下沉队伍在社区忙着,办里面同样也是忙得不可开交。昨夜疫情通报出来后,市民之家因为涉及密接人员时空伴随,被通知需要关门、消杀,消息来得很突然,办党组书记李炜、办主任林革第一时间在线上办公,指挥启动应急预案,确保让办事的企业群众能够在年前最后一个工作日顺顺利利地把想办的事情都办成、办完。担心电话里没讲明白,李炜书记今天也是一早就赶到办里与相关同志再三地确认应急预案落实情况。当得知市民之家主要的几个办事窗口的负责人已经站在市民之家门口一边做好解释劝导分流工作,一边为群众提供“掌办”服务时,他的心才算是落了地。
抽了个空,李炜书记、林革主任去白马湖社区看望慰问办里刚刚忙完核酸检测相关工作的下沉干部们。五个半小时的时间,6400多居民,下沉干部们在寒风中一丝不苟地完成了入口引导、分流检测、秩序维持等工作。许吉义、范雪华同志更是主动承担了红、黄码检测通道的协助工作。两位领导再三强调,请下沉的同事既要注重自身的防护工作,也要注重团队和家人的防护工作。
傍晚,当下沉干部们送完为社区的居民送完最后一批生活物资,当市民之家的窗口负责人送走最后一批办事的群众,我们用以一种最平实的方式送走了节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准备迎接一个祥和平安的新年。
1月31日 晴
向“疫”而行,辞旧迎新
今天是除夕,本该是家家团圆守岁迎新的一天,但是只要疫情的威胁一天没有解除,办里下沉社区驰援防疫的任务就一天不会结束。8:00,办党组书记李炜,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施甜甜带队的下沉干部队伍已经在社区集中就位,开始坚守辛丑牛年的最后一班岗。
下沉干部没有在家里与远方的亲朋好友视频聊天、互道问候,而是守在社区服务管理中心的电话前,做好流调核实、政策解答、防疫咨询等工作;下沉干部没有在家里和家人们一起准备一桌丰盛的年夜饭,而是搬运一车又一车的生活物资,分类、打包、挨家挨户地为居民送上春节隔离期间的瓜果蔬菜、零食点心;下沉干部还没有给自己家里贴上新春的对联,倒是为居家隔离住户的大门上添上一个个喜气洋洋的“福”字……不是因为我们的下沉干部不顾家,只是为了“大家”的年,才舍弃了“小家”的节。
这一天,李炜书记和施甜甜副主任还参与了社区联防联控平安巡防工作,走遍了白马湖社区20余个卡口点位,协助社区工作人员核查出入人员健康码、核酸报告等信息,落实关键点位的防疫管理工作。这就是办里领导常说的“做工作就是要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做给一级看”。
新年前的最后一天,阳光格外慷慨地撒满了一整个白天,扫去了杭城上空连日的阴霾。没有过不去的严冬,也没有迎不来的春天,每一个防疫一线的党员干部都在为驱散杭城的疫情而逆行,逆行的尽头必定是春日的暖阳。
2月1日 阴
平安才是真正的年味
昨晚“杭州发布”公布了新一轮的疫情通报,全市又新增7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有一例就在我办联系的白马湖社区鸿雁苑。突如其来的新情况让大家都顾不上陪家里人一同看看春晚,而是立马聚在线上工作群里,商量初一一早驰援社区防疫工作的分工部署,哪里还谈得上什么年味。
壬寅新年第一天的7:00,办党组书记李炜,办党组成员、副主任陈勇已经带队在社区完成集结,7:45下沉干部们化身为一个个“大白”集体进入鸿雁苑开始协助开展小区的核酸检测工作。
在单元门口、小区道路两旁、检测点前,“大白”们做好引导,维持秩序,宽慰略显焦虑的老人,向抱在父母怀中不安的小家伙们比个心,和年轻们相互点头致个意,与中年男女拉几句家常……检测的队伍开始慢慢变长,暖暖移动,有序且安静。
作为初一而言,小区这个的早晨有点宁静;但作为前夜出现确诊病例的小区而言,这个的早晨却没有想象中的不安与焦虑。两年多的时间里,全国各地抗疫防疫的一幕幕已经让居民群众愿意相信:只要身边出现一个个“大白”,疫情就不会蔓延开来,就不会逞凶,他们在身边就是党和政府在身边,平安与健康就一定能够被守护。
对啊,被守护着的新年伊始的平安,这怎么就不是浓浓的年味呢?
2月2日 雨
聚成一团防疫的火
这个新年手机里最热闹的是办里的防疫工作群,通知公告、排班安排、分享交流等等,感觉都像是线上的新春团拜会了。一开始参与进来的都是党员,后来防疫的任务更重了,想着也该让前面参加下沉驰援工作的党员能够有个轮休的时间来陪陪家人,办里很多非党员的干部也加入了进来,再后来不少编外的工作人员也报名参加,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愿杭城的这轮疫情早日结束,静候春暖花开。
这段时间杭州多是阴雨天气,气温很低,加之下沉驰援的社区有属于“三区”,办里的领导对下沉队伍不免多一份牵挂。办主任林革每天都要在群里再三地叮嘱:“疫情复杂,大家要多注意个人防护!”“下雨天注意湿滑,多添衣物注意保暖!”;“带上巧克力,多穿一双袜子”这是办党组李炜书记分享的经验之谈。
为了让后面参加下沉驰援的同事能够尽快上手,审批管理处的陈磊还编了一份快速正确穿着防护服的小贴士发在群里。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沈逸俊则把下沉队伍驰援防疫的片段制作成了小视频放在群里共享,在视频中找到自己忙碌的身影也成了大家闲时的一个乐趣。
散开去是一片片闪亮的星火,聚起来是团结一致防疫的一团火,这就是我们市审管办下沉队伍最真实的写照。
2月3日 雨
微光接力
从今天开始,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下沉驰援的时间又被拉长了,从早上6:00开始要到晚上22:00才结束,这也意味着下沉队伍要从一天一批变成一天两批。杭州冬日雨夜的湿冷可不是那么容易熬的。
下午,当有热心群众得知这是我办下沉队伍在鸿雁苑值守的第一个晚班时,特意买了点心送到小区门口,交到带队的办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李为群手中后,接匆匆地离去了。点心的外包装上贴了很多留言,让人看了很温暖,其中一张是这么写的“你用自己的微光撕开了黑暗的一角,又经过万人接力,才让这世间星火不灭、温澜潮生”。
是的,在这轮疫情里,我们每一位下沉人员是微光,每一位社区工作人员是微光,每一位医务人员和志愿者是微光,每一位热心群众是微光,每一位居民也都是微光。当下沉人员相互击掌换班,当“大白”相互检查防护服穿戴,当把生活物资送到居家隔离住户的手中,当接过居民自制的暖手袋、暖手瓶时,微光之间就在进行相互的接力,让星火不灭,让希望开花。
我们不仅感动于贴在点心外包装上那些纸短情长的温暖的留言,我们更感动于杭城每一位配合支持防疫工作的你、我、他。
2月4日 阴
因为不容易,所以了不起
根据滨江区疫情防控工作实际,“三区”以外的市直单位下沉力量从今天起就可以分期分批逐步撤回了,但我办包干联系的白马湖社区仍然属于“三区”,这就意味着下沉驰援工作将是一个持久战。
从29日开始到今天,我们的下沉队伍真的有太多的不容易。8小时一班的下沉值守,只有一件防护服,除了吃饭的时候都得穿着,为了少上洗手间,下沉队伍里的同事总结出了“补足能量少喝水”的七字诀;秘书处处长贾继芳既要统筹协调全办下沉的分工安排,又要参加一线值守,完全没有时间照顾正在骨折恢复期的老母亲;二级调研员李婧因为突发的身体不适不能参加下沉驰援任务,为了不麻烦同事,偷偷让爱人替自己顶了一班;在亚组委挂职的金思慧同志报名参加了3日、5日居住地社区的防疫志愿活动,在得知鸿雁苑防疫需要人手时,硬是放弃了今天难得的休息机会,参加了办里的下沉值守工作;李灵同志不是党员,但也积极参与下沉驰援任务,家住良渚的她为了不迟到,凌晨四点多就得起床出门;还有范雪华、王维娅同志也是昨晚刚赶回杭州,今天一早就参加了下沉驰援任务……
在这个新年,我办下沉队伍里有太多的不容易,但是这些不容易汇聚到一起,就变成了市审管办下沉社区驰援防疫的一个个具体鲜活的故事,以及故事后面一个个了不起的你我。
2月5日 晴
“大白”送“财”
2月5日,初五,是民间传说里财神的生日,讲究的就是开门迎财。上午在完成日常的核酸检测现场引导、秩序维护、单元楼道值守等工作后,利用中午吃饭休息的时间,下沉队伍里的同事们商量着在下午为鸿雁苑的居民配送物资、收取物品时,给他们送上一份小小的惊喜。
“咚咚咚”敲开居家隔离住户的门,“我是文财神”“我是武财神”我们的“大白”煞有其事地自我介绍一番,并照例送上搭配好的生活物资,“我们来送‘财’了,祝你们新年财源广进哦!”门后的阿叔先是一愣,下一秒恍然大悟,直道“谢谢”。
一户、两户……每把物资送到一户都多说一句迎财纳福的吉祥话,就是为了给疫情防控期间的居家群众更多一份的财气、福气。送完“财”离开单元楼,背后突然传来一声“大白,你们辛苦啦!”,循声望去,一位阿姨正隔着窗户挥手致意,这让我们的“大白”们瞬间破防,热泪盈眶,感觉再苦再累都值得的。
都说“健康是最大的财富”“平安是福也是财”,从年前开始的下沉驰援到现在,没有一天不是在为群众守护这份健康与平安。默默许下一个心愿,愿杭城的每一位都能在今天收到属于自己健康、平安的“大财”。
2月6日 晴
胜利在望
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老天格外慷慨地给了一个连续的晴日,让人们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敞亮。西湖区、滨江区、萧山区、富阳区调整“三区”范围、解除富阳区交通管制等消息一个接一个地传来,我们都清楚地意识到这轮疫情的拐点已经到来,再坚持下,我们将会赢得这场疫情保卫战。
鸿雁苑里,办党组成员、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郑志仁——这是他春节假期里第二次带队了——已经带着14名同事忙开了,推着装满蔬菜的平板车在小区里来来回回地穿梭。趁着下沉队伍忙碌的间隙,小区里那位“闲不住”的老奶奶又偷跑出单元,在门口的道路上遛弯、晒太阳。看见我们办里穿着防护服的同事向她走过去,露出一个不好意思的微笑,自觉地转身往家里回,没有了最初几次的抱怨和喋喋不休;同事们也回以一个肯定的大拇指,相互理解在下沉队伍与小区居民之间已经成为了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办里,节前最后一天因疫情影响关门、消杀的市民之家,提前开放,开启虎年第一天的对外服务。办党组书记李炜一早便来到市民之家,了解办事大厅的疫情防控、窗口服务及现场保障情况等。把服务百姓当作己任,在抓好疫情防控和现场管理的同时,在服务上走实、走精、走心,这是李炜书记对市民之家的新年寄语。
明天起任务应该会更重,但是市审管办的兄弟姐妹们不怕,因为我们已经做好准备,因为我们相信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
2月7日 大雪
雪兆丰年,喜迎解封
新年正式上班的第一天就迎来了杭城许久未见的鹅毛大雪,朋友圈里一时间被各种雪景的图片刷屏,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瑞雪兆丰年的那种喜悦之情。
但是对6:30就在鸿雁苑值守的办里下沉队伍来说,这漫天的大雪完全是另一种体验。大风把身上一次性雨衣掀起,雪花粘在防护服上一会就把防护服弄得又湿又冷,身上的暖宝宝也完全抵挡不住湿冷魔法的攻击;鞋子在雪地上走不多会儿,冷冰冰的雪水就开始满满地渗进鞋子,沾湿袜子,冻得人牙关直打架。可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维持好风雪中检测核酸的队伍,是安抚居民因风雪和等待而变得不耐烦的心,看见老人主动上前扶一把,看见抱着孩子的就帮忙撑个伞……严谨细致这是办里对下沉队伍提出的工作要求,时刻记在每个下沉人员的心中。投之以桃李,报之以琼瑶,居民们又纷纷为下沉队伍送来暖手袋,小朋友还把自己的牛奶送给为他撑伞的“大白”阿姨。
晚上,当大家还在工作群里为大雪天值守的同事点赞时,前方传来了鸿雁苑解封的消息,这漫天的大雪终于还是带来了最让人激动的消息——我们打赢了下沉社区驰援防疫这一仗!
正如市委、市政府在今天《致全市人民的感谢信》里说的那样,“今年的春节,注定会烙印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回望过去的这个冬日,我们会记住北风凛冽、病毒凶猛,更会记住可爱可敬的你们,在风雪中守望相助、万众一心,携手向着春天坚定前行。那是严寒中的温暖,那是危难关头的坚守,那是信任的力量,不信春风唤不回!”。
(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