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2022年重点项目代办、中介服务工作的通知 (杭审管办[2022]12号)
发布日期: 2022- 04- 1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市审管办

市直属有关部门,各区、县(市)审管办(行政服务中心)、钱塘区行政审批局:

2022年,全市重点项目代办中介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忠实践行“八八战略”,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指导意见》(国发〔2022〕5号)为主线,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充分发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一网通办”支撑作用,聚焦服务亚运项目、年度重点项目,努力推进投资项目审批便利化,促进各项重点项目投资加快落地见效。

一、工作目标

贯彻实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干好一一六、当好排头兵,落实国家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有关工作要求,积极探索投资项目审批代办服务和中介技术服务改革实践,持续深化“分钟制”、“小时制”、“集成式”改革,全力保障重点项目、亚运项目尽早落地,把杭州亚运会办成一届“中国特色、浙江风采、杭州韵味、精彩纷呈”的体育文化盛会,不断提升杭州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奋力打造“重要窗口”,朝着共同富裕、打造共享幸福的新天堂目标大踏步迈进,推动全市行政审批服务工作在“奋进新时代、建设新天堂”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二、工作内容

(一)开展亚运项目专项服务活动。上半年,结合审管系统“窗口树形象 服务展风采”文明服务专项行动,在全市开展一次亚运项目专项服务行动。各区、县(市)要通过组建“项目代办队”,为亚运项目建设提供“一对一”“店小二”“管家式”“保姆式”“7*24小时”全天候服务,组织代办员业务骨干和有关部门项目审批负责同志深入亚运项目一线现场办公解决问题,促进项目加快建设,确保8月底前所有在建亚运项目顺利完成项目竣工验收,为办好一届成功、精彩、经典的亚运会贡献政务服务力量。

(二)优化提升代办服务质量。坚持重点项目代办服务常态化,推行全市审批项目代办网格化管理,实现市、区(县、市)、街道(乡镇)三级项目代办协调联动机制长效化(重点项目清单参考《关于下达杭州市2022年重点实施项目形象进度计划的通知》(杭发改重点〔2022〕2号)、《关于下达杭州市2022年重点预备项目前期工作计划的通知》(杭发改重点〔2022〕3号)、《关于下达杭州市2022年新开工重点项目节点计划的通知》(杭发改重点〔2022〕4号))。各区、县(市)要结合属地投资项目实际情况,为业主在项目立项、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重点环节提供无偿代办、领办服务(全年完成全程代办项目不少于10个,其中市级及以上重点项目、亚运项目不少于5个)。审批职能部门要继续推广运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3.0版,做好投资项目综合受理窗口日常管理及办事企业网上申报的指导服务,为项目业主提供报件资料辅导,实行项目审批网上全流程跟踪管理,积极做好项目审批协办。

(三)持续推进中介数字监管。加强宣传和推广应用省、市中介服务平台,健全网上中介超市功能,积极引导企业使用网上中介超市,做好与省中介服务平台、“信用杭州”平台的数据贯通,促进省、市平台深度融合。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大中介机构培育力度,引导广大业主通过在线比选、竞争等方式选取优质中介机构,倒逼中介机构提高核心竞争力。统一执行涉审中介事项目录,严格“中介机构”“项目单位”入库资质审核,规范中介收费服务行为,提升涉审中介监管数字化水平。各区、县(市)要加强中介网上优选系统使用率,每季新增项目不少于5个。

(四)严格落实中介管理机制。落实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改革有关要求,严格执行《关于加强投资项目审批中介服务管理的实施意见》(杭审改办〔2021〕7号)、《杭州市涉审中介机构推行多维评价体系实施办法》(杭发改法规〔2022〕1号)等规范性文件,落实涉审中介机构多维评价“一月一汇总、一季一公示”,强化涉审中介服务实时跟踪机制,不定期开展中介走访调研,优化涉审中介服务。各区、县(市)要加强统筹协调,加强本地区涉审中介服务规范管理,强化中介服务业务指导和行业监管,重点助推涉审中介机构法治诚信体系建设。依托“531X”信用体系,对中介机构服务质量、服务效能、诚信水平开展全流程跟踪,做好信用信息共享。

(五)拓展代办中介综合服务。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目标,聚焦各类重点难点项目、群众关注的民生事项,在进社区、企业、校园志愿服务活动的基础上,利用移动审批车开展“月月发车、零公里服务”,探索窗口政务服务向大型综合体、车站广场等人流量集中场所延伸。实地走访调研重点项目建设及社会中介机构服务情况,加强代办工作及中介工作联动,规范中介市场,提高审批效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依托市、区两级“跨省通办”专窗,在传统线下办理的基础上,推行远程视频咨询、线上帮办等服务,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提升以长三角为重点的“跨省通办”服务质量。在宁波、恩施、长春等城市的基础上,扩大“跨省通办”合作地域范围,持续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获得感。

三、工作要求

一是优化服务平台。依托“窗口”平台,积极开展项目审批代办以及涉审中介服务,协调推进重大项目和亚运项目建设。结合推广使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3.0版,实行网上网下审批相融合,更好地推动项目审批提速增效。加大中介机构培育力度,引导更多优质中介机构入驻网上中介超市,做好中介注册审核和合同备案。

二是加强信息报送。各区、县(市)于4月22日前报送《2022年区、县(市)投资项目审批代办员情况表》(附件1)、第一季度《2022年区、县(市)代办项目服务进展情况表》(附件2)和《代办中介服务工作典型案例》;每月5日前报送月度涉审中介信用评价、管理推进情况和工作亮点相关工作简讯(至少1篇);每季度末报送项目进展情况表和典型案例(至少1篇,可与“红色领杭 服务亚运”案例相结合)。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和政策解读。加强代办业务培训,提升代办员的服务意识和业务能力,加快打造与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相适应的人才队伍。积极主动总结宣传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成果,做好有关政策解读,提高政策覆盖面和知晓率,让改革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附件:1.《2022年区、县(市)投资项目审批代办员情况表》

          2.《2022年区、县(市)代办项目服务进展情况表》






                                                                                                     杭州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办公室

                                                                                           杭州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2022年4月15日






分享: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于做好2022年重点项目代办、中介服务工作的通知 (杭审管办[2022]12号)
发布时间:2022-04-19 10:22
信息来源:市审管办 浏览量:

市直属有关部门,各区、县(市)审管办(行政服务中心)、钱塘区行政审批局:

2022年,全市重点项目代办中介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忠实践行“八八战略”,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指导意见》(国发〔2022〕5号)为主线,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充分发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一网通办”支撑作用,聚焦服务亚运项目、年度重点项目,努力推进投资项目审批便利化,促进各项重点项目投资加快落地见效。

一、工作目标

贯彻实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干好一一六、当好排头兵,落实国家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有关工作要求,积极探索投资项目审批代办服务和中介技术服务改革实践,持续深化“分钟制”、“小时制”、“集成式”改革,全力保障重点项目、亚运项目尽早落地,把杭州亚运会办成一届“中国特色、浙江风采、杭州韵味、精彩纷呈”的体育文化盛会,不断提升杭州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奋力打造“重要窗口”,朝着共同富裕、打造共享幸福的新天堂目标大踏步迈进,推动全市行政审批服务工作在“奋进新时代、建设新天堂”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二、工作内容

(一)开展亚运项目专项服务活动。上半年,结合审管系统“窗口树形象 服务展风采”文明服务专项行动,在全市开展一次亚运项目专项服务行动。各区、县(市)要通过组建“项目代办队”,为亚运项目建设提供“一对一”“店小二”“管家式”“保姆式”“7*24小时”全天候服务,组织代办员业务骨干和有关部门项目审批负责同志深入亚运项目一线现场办公解决问题,促进项目加快建设,确保8月底前所有在建亚运项目顺利完成项目竣工验收,为办好一届成功、精彩、经典的亚运会贡献政务服务力量。

(二)优化提升代办服务质量。坚持重点项目代办服务常态化,推行全市审批项目代办网格化管理,实现市、区(县、市)、街道(乡镇)三级项目代办协调联动机制长效化(重点项目清单参考《关于下达杭州市2022年重点实施项目形象进度计划的通知》(杭发改重点〔2022〕2号)、《关于下达杭州市2022年重点预备项目前期工作计划的通知》(杭发改重点〔2022〕3号)、《关于下达杭州市2022年新开工重点项目节点计划的通知》(杭发改重点〔2022〕4号))。各区、县(市)要结合属地投资项目实际情况,为业主在项目立项、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重点环节提供无偿代办、领办服务(全年完成全程代办项目不少于10个,其中市级及以上重点项目、亚运项目不少于5个)。审批职能部门要继续推广运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3.0版,做好投资项目综合受理窗口日常管理及办事企业网上申报的指导服务,为项目业主提供报件资料辅导,实行项目审批网上全流程跟踪管理,积极做好项目审批协办。

(三)持续推进中介数字监管。加强宣传和推广应用省、市中介服务平台,健全网上中介超市功能,积极引导企业使用网上中介超市,做好与省中介服务平台、“信用杭州”平台的数据贯通,促进省、市平台深度融合。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大中介机构培育力度,引导广大业主通过在线比选、竞争等方式选取优质中介机构,倒逼中介机构提高核心竞争力。统一执行涉审中介事项目录,严格“中介机构”“项目单位”入库资质审核,规范中介收费服务行为,提升涉审中介监管数字化水平。各区、县(市)要加强中介网上优选系统使用率,每季新增项目不少于5个。

(四)严格落实中介管理机制。落实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改革有关要求,严格执行《关于加强投资项目审批中介服务管理的实施意见》(杭审改办〔2021〕7号)、《杭州市涉审中介机构推行多维评价体系实施办法》(杭发改法规〔2022〕1号)等规范性文件,落实涉审中介机构多维评价“一月一汇总、一季一公示”,强化涉审中介服务实时跟踪机制,不定期开展中介走访调研,优化涉审中介服务。各区、县(市)要加强统筹协调,加强本地区涉审中介服务规范管理,强化中介服务业务指导和行业监管,重点助推涉审中介机构法治诚信体系建设。依托“531X”信用体系,对中介机构服务质量、服务效能、诚信水平开展全流程跟踪,做好信用信息共享。

(五)拓展代办中介综合服务。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目标,聚焦各类重点难点项目、群众关注的民生事项,在进社区、企业、校园志愿服务活动的基础上,利用移动审批车开展“月月发车、零公里服务”,探索窗口政务服务向大型综合体、车站广场等人流量集中场所延伸。实地走访调研重点项目建设及社会中介机构服务情况,加强代办工作及中介工作联动,规范中介市场,提高审批效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依托市、区两级“跨省通办”专窗,在传统线下办理的基础上,推行远程视频咨询、线上帮办等服务,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提升以长三角为重点的“跨省通办”服务质量。在宁波、恩施、长春等城市的基础上,扩大“跨省通办”合作地域范围,持续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获得感。

三、工作要求

一是优化服务平台。依托“窗口”平台,积极开展项目审批代办以及涉审中介服务,协调推进重大项目和亚运项目建设。结合推广使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3.0版,实行网上网下审批相融合,更好地推动项目审批提速增效。加大中介机构培育力度,引导更多优质中介机构入驻网上中介超市,做好中介注册审核和合同备案。

二是加强信息报送。各区、县(市)于4月22日前报送《2022年区、县(市)投资项目审批代办员情况表》(附件1)、第一季度《2022年区、县(市)代办项目服务进展情况表》(附件2)和《代办中介服务工作典型案例》;每月5日前报送月度涉审中介信用评价、管理推进情况和工作亮点相关工作简讯(至少1篇);每季度末报送项目进展情况表和典型案例(至少1篇,可与“红色领杭 服务亚运”案例相结合)。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和政策解读。加强代办业务培训,提升代办员的服务意识和业务能力,加快打造与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相适应的人才队伍。积极主动总结宣传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成果,做好有关政策解读,提高政策覆盖面和知晓率,让改革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附件:1.《2022年区、县(市)投资项目审批代办员情况表》

          2.《2022年区、县(市)代办项目服务进展情况表》






                                                                                                     杭州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办公室

                                                                                           杭州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2022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