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办公室

杭州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办公室杭州市公共资源交易管委会办公室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要点



发布日期:2023-04-17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审管办


一年来,市审管办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抢抓迎亚运、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建设和国家营商环境创新城市试点等宝贵机遇,以深入开展全市政务服务大提升专项行动为抓手,牵头抓好“杭州市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实施方案”相关改革事项,不断深化“分钟制”“小时制”集成式改革,着力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行政服务体系,有效助力杭州打造世界一流营商环境。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共受理并办结各类事项231万余件,无重大有责投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成交项目232825个(笔、宗、次),成交金额1876.49亿元,平均资金节约(溢价)率为4.74%。

2022年,杭州在全国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政务服务“好差评”)调查评估中位列“非常高”第一等次,在全省“放管服”年度考核中位居第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刘捷,副省长、时任市长刘忻,副市长刘嫔珺等领导先后多次对我办工作作出批示肯定。我办下属单位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连续第五年被评为“全国十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远程异地多点评标项目”获得全国公共资源交易科技成果大赛一等奖。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以数字化改革提升审批质效

1.积极推行企业办事“一照通办”。组织26家具有涉企审批服务事项的部门单位进一步精减办事材料,以政府部门内部数据共享等方式归集或核验企业基本信息,于3月4日、5月31日分别公布了两批企业办事“一照通办”事项清单,在全国率先实现251项企业办事事项凭营业执照“一照通办”,涉及21家单位,累计减少企业申报材料753件、精简率达41.57%,其中687件由政府部门产生的证照、批文等材料可共享获取或核验,无需申请人提交。

2.进一步扩大电子证照、电子签章等应用范围。联合浙江银保监局、人行杭州中心支行、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推动银行开户、贷款领域“两电”应用改革,并组织农业银行杭州分行、杭州联合银行等19家银行试点企业贷款领域“两电”应用。招标投标、项目审批、政府采购、货物报关等领域已实现全流程电子化,超过65%的本地认证机构实现证照电子化。目前,杭州已归集电子证照413类851种,基本实现存量证照数据“应归尽归”,累计调用1.7亿次。杭州市区块链电子签章平台完成了2.0版迭代升级,共计上线45个应用场景。省市电子签章平台已完成了部分应用场景技术联调和测试,后续将成熟一个接通切换一个。

3.持续深化“分钟制”“小时制”改革。依托“政在干”系统,逐级逐项做好“分钟制”“小时制”目标任务的拆解细化,督促相关部门抓好落实。一是通过“土地码”重塑业务流程。推进“多审合一”“多证合一”等改革举措,审批环节由21个整合为8个。目前全市进入“亲清”平台审批的工业用地共1288宗,均已实现100%赋码、100%信息归集、100%带码运行,用地规划许可平均用时从3小时缩短到20分钟。二是推动实现不动产登记全流程网办。协调市规资局制定了个人“交房即交证”全程网办标准、个人二手房转移业务“登记+公证”全程网办标准、企业向开发商购买新建商品房全程网办标准,实现全程数字化办理。三是开展分阶段施工许可改革。推广滨江区分阶段施工许可改革经验,配合市建委修改完善了《关于优化杭州市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审批事项的实施意见》,根据施工进展顺序,按照基坑围护、底板以下、底板以上、专项工程四个阶段办理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和核发施工许可证,助力项目早开工。四是推进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改革。配合市市场监管局制定了《杭州市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申报承诺制实施办法》,申请人只需提交载明住所信息和承诺内容的“申报承诺书”即可。五是加强涉审中介管理,累计入驻网上中介机构1191家,开展涉审中介服务收费自查自纠,累计收集市本级中介评价2134条,合同备案619件;区县(市)中介评价1653条,合同备案512件。

4.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数字化水平。全面推进政务服务2.0平台落地应用,推动政务服务向村(社区)延伸,截至年底,全市“一网通办”收件率为95.85%,其中市本级“一网通办”收件率达94.52%;组织市人力社保局、市城管局、市医保局、市民政局及各区、县(市)对第一批10个“一件事”进行认领应用;协调36家相关市级部门及各区、县(市)不断优化办事流程。开发建成了全市政务服务数智测评指标体系,设置六个维度13个二级指标、62个三级指标,对全市“中心”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无感监测管理,获省委改革办高度评价。

(二)以全流程电子化规范交易行为

5.推进电子招投标深度应用。积极推进房建市政技术标和商务标分别开标、水利货物类和设计、监理等服务类项目全流程电子化应用,于4月底完成系统建设并上线试运行。目前,房建市政、交通林水、园林绿化、政府采购五大行业已实现全流程电子招投标全覆盖。今年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共完成电子招投标项目3363个,其中工程建设项目2584个,电子化覆盖率74.23%;政府采购项目779个,电子化覆盖率100%。

6.推进远程异地多点评标。在成功入选为数字经济系统省级应用项目示范试点和省数字化改革重大应用“一本账S1”清单“浙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应用”框架的基础上,“1+N”远程异地多点评标应用今年已申报数字经济最佳应用。2022年,全市共组织完成远程异地评标项目537个,并实现与四川、山东、安徽的跨省域应用。相关经验做法被国务院职转办简报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专刊刊发。

7.实施代理机构退出评标室、专家评审费转账支付规范管理。一是组织开展全市调研摸底,指导推动各区、县(市)分中心开展代理机构退出评标室工作。13个分中心已全面实施,涉及评标项目3420个。二是严格执行省有关文件要求,明确专家评审费发放参照标准,指导推动各区、县(市)分中心取消现金支付方式,实现统一转账支付。13个分中心已全面实施,涉及交易项目3633个,专家16466人次,转账金额1317.68万元。 

8.推广应用数字见证系统。联合拱墅区审管办成立推广数字见证系统示范应用项目联动攻坚小组,制定专题工作方案。初步完成数字见证系统2.0开发,“公共资源交易开评标数字见证服务规范”市级标准已顺利通过项目评审。拱墅、萧山、滨江、桐庐4个交易分中心已成功接入应用,实现了见证服务“专人专项”到“一人多项”、“现场见证”到“线上见证”的转变。

9.推进大数据分析系统提升优化。统一开通市建委、市财政局、市交通局、市园文局、拱墅建管站等12个行业监管部门及13个区、县(市)分中心的应用权限,整理大数据分析系统问题清单,共归纳数据显示类、浏览器兼容类、功能调整类三类问题共35个,已全面完成整改优化。

10.全力保障亚运项目。市、区两级高效联动,创新推出“分中心开标、市中心评标”的工作模式,开设亚运项目绿色通道,做到一码见证开标全过程、一人统管多个开评标项目、一键实现资料归档。在疫情影响期间,保障拱墅等分中心正常交易和古海塘工程、天网工程、地铁综合类项目等亚运重点项目交易上主动上门对接、加强指导服务、落实服务保障,攻坚克难,确保项目交易工作高质量按时完成。全年市本级共服务保障迎亚运项目98个。

11.全面启动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与提升工作。认真贯彻市委招投标管理工作专题会议和全市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与提升行动推进会精神,牵头制定了《杭州市进一步加强投标领域专项整治与提升工作行动方案》,建立联席例会、政策研究、工作联动、督查通报四项工作机制,由市政府成立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与提升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及五个专项工作小组(“一办五组”)。多次组织召开工作专班会议,梳理形成“一办五组”工作任务责任分解表,对七大任务、31项具体工作任务作进一步分解落实。通过成员集中办公、联络责任到人、线上群组对接、编印工作简报等多种形式有序推进各项工作,扎实有效的第一阶段工作为后续行动开展夯实了基础。

(三)以一体化管理优化平台服务

12.开展全市政务服务大提升专项行动。研究制定了政务服务大提升专项行动方案,市本级平台分别设置了“启航工作室”“人才综合性服务窗口”“不动产登记服务工作室”,全市共设立各类“为企服务工作室”52个,在企业取名、规划建设、产业导向、项目审批、人才引进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咨询解答、靠前服务;建立改革政策实施监督机制,选取85家企业设置监测点,密切跟踪审批制度改革政策实施情况。深化重大投资项目代办服务,全年累计服务项目 322个,总投资额 3820亿,其中亚运项目21个。移动审批车常态化发车服务,以重大投资项目、老旧偏远小区、特殊群体和人流集中场所为服务重点,全年累计派出279名工作人员开展上门服务活动90场次,获得企业群众一致好评。

13.加强平台管理考核。一是探索“行政办事员”队伍建设。积极贯彻落实国发5号文件精神,组织办机关、直属事业单位及“两中心”窗口临聘人员开展“行政办事员”(政务服务综合窗口办事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并有220人通过本次鉴定,覆盖临聘人员总数95%以上,通过率达到99%。二是推行现场管理标准化管理。制定实施了《全市政务服务中心现场管理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通过大厅设置、现场管理、服务规范、评估评价四个维度对全市办事大厅现场管理进行标准化制定,并在市本机大厅选取公安、海关、市民卡、不动产4家窗口单位进行试点。三是完善窗口管理考核。修订实施了《“两中心”窗口管理办法》,持续开展窗口公务员日常考核及各类评优评先活动,全年共评选出369位“每月之星”、26位“优秀窗口负责人”、20位“服务标兵”、55位“先进个人”,营造创先争优比学赶超浓厚氛围。严格落实“好差评”对接工作,全年全市共产生办件数3599万件,其中差评数13754个,所有差评均已按时完成申诉或整改,市本级单位差评整改群众追评满意度100%。四是优化大厅服务保障。以迎亚(残)运会为契机,对电梯盲文标识、服务台无障碍指示等无障碍设施进行提升改造,提升导询服务区、雷锋服务岗等区域功能,持续开展导办、帮办等特色服务,为军残老弱孕等特殊群体开设绿色通道,增设“心晴工作室”,做好母婴室日常维管,满足办事群众的多元化需求。

14.压实疫情防控责任。制定实施了《杭州市审管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两中心”分别出台了疫情防控方案和突发疫情处理流程,层层压实防控责任。引导督促广大窗口人员强化自我防护意识,及时采购发放并督促使用口罩、手套、防护面罩、消毒液等防疫物品。严格落实办事大厅入口处佩戴口罩、体温检测、扫码验证等防控措施,建立实施窗口负责人区域负责制,出台实施了《限制进入大厅人员办事流程》,组织相关窗口人员到大厅外解决受限群众的办事需求。截至目前,已提供外延服务500余次。

(四)以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

15.提高政治站位。深化理论武装,坚持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组织全体党员群众集中收听收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的报告,全年共开展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13次,专题研讨8次,党组书记带头为全体党员干部先后作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宣讲,班子成员在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上领学发言,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营造浓厚氛围,在全市审管系统内开展“最美窗口”“最美办事员”争创活动,先后举办全市审管系统迎“七一”主题宣讲展演、文明窗口“流动红旗”评选活动、“优秀窗口”“优秀人物”选树等活动,充分展现审管干部风采。践行使命担当,全力驰援基层抗疫防疫,领导班子率先垂范,于除夕前夕带头驰援白马湖社区,并在整个春节期间每天组织人员接续驰援;先后组织带动25批次243人次党员干部下沉滨江区长河街道白马湖社区、上城区丁兰街道丁桥苑社区、拱墅区康桥街道康运社区驰援抗疫,同时成立下沉社区疫情防控先锋队,建立下沉驰援常态化工作机制,充分体现了审管人的责任与担当。

16.夯实组织基础。深化“双强双优”“一单位一品牌”和基层党组织星级管理,完成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总)支部换届选举,创新设置8个窗口功能型党支部。组织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全面梳理职责权限,制定报送了事业单位政事权限清单和章程,待审核通过后正式实施。规范做好干部晋升、选拔、交流等工作,公开选拔任用中层干部,探索建立新任干部业绩晾晒机制;制定实施了直属事业单位专技岗位竞聘管理办法并开展竞聘工作;选派优秀干部赴雄安新区、亚组委、“云城”指挥部挂职、派驻建德市下涯镇乌驹市村任第一书记和农村工作指导员,在基层锻炼中经受风雨、锤炼党性、转变作风。深入分析领导班子届末考核结果和选人用人“一报告两评议”结果,研究提出整改措施并抓好落实。全年全办党员干部先后获得市“新时代好党员”、市“担当作为好干部”、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突出贡献等各级各类先进荣誉。

17.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全面融合。制定实施了全市审管系统党建联建工作计划,市审管办各级党组织分别联动上城、拱墅、萧山、滨江、富阳等区县审管办党组织,先后开展各类联学联建活动共27场次600余人次,不断激发新时代审管系统基层党建新活力。组织市本级与部分区县审管办签订党建联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基层延伸、全市政务服务数字化监测系统、提升完善开标云直播系统等重点改革项目联动攻坚协议,推动全市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打造出一批特色鲜明、成效明显的标志性成果,锤炼锻造一支勇于担当、善作善成的干部队伍。钱塘区聚焦“三个一”持续做优“双创”生态、桐庐县投资项目“要素融通”改革等市、区联动改革实践获省政府充分肯定并作经验推广。

18.深化廉政建设。严格落实驻市政府办公厅纪检监察组驻点调研反馈意见,2次召开党组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和问题清单,现已全部整改完成。开展“党风廉政面对面谈话”,组织干部任前集体谈话9人,对处级以下党员干部群众谈话81人。开展亲清政商关系专项整治;开展数字化改革专项整治,通过数字赋能挤压审批领域寻租空间,创新推广远程异地评标运用、深挖大数据分析系统功能,有效提高防范预警能力;开展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项整治,围绕会议活动、公务接待、小型项目等进行自查自纠,开展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违规经商办企业问题,公职人员资格证书挂靠“微腐蚀”等4个专项整治工作。以上城区、余杭区审管办近来发生案件为反面典型,在全市审管系统开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进行“五自查”落实“五举措”,深入剖析“身边人身边事”违纪违法案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把“不敢腐”的震慑转化为“不想腐”的内生动力。

二、2023年工作要点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是杭州亚运会举办之年,也是“奋进新时代、建设新天堂”的关键一年。市审管办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聚焦三个“一号工程”,充分发挥全市政务服务主平台、数字化改革主阵地作用,全力推进投资项目审批改革、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窗口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持续擦亮营商环境最优市“第一窗口”金名片。

(一)拓展试点,推进“四个全面”

1.全面推广“电子证照、电子签章”应用。继续扩大银行开户和贷款领域应用“两电”的试点银行,拓展应用场景。推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3.0接入企业端电子签章,应用于企业在线填报表单、签署承诺书、存证电子文档等。积极争取全国范围的电子证照数据互认共享。

2.全面推广“拿地即开工”模式。综合研判用地空间、产业布局、指标报批要素,高标准供地,全面实施模拟审批、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和信用监管,利用挂牌公示期先行开展方案公示,工业项目拿地后缴清费用即核发施工许可证。

3.全面推广分阶段施工许可改革。转变“完成全套施工图后方可申请”的传统模式,对需开展施工图事前审查的工程项目进一步优化办理流程,根据施工进展顺序,按照基坑围护、底板以下、底板以上、专项工程四个阶段分阶段办理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和核发施工许可证。

4.全面推广政务服务监测管理系统。巩固深化政务服务监测管理系统建设成果,发挥好系统监测、评价、分析三大功能,进一步做深“投资项目审批分析”“窗口效能服务”等栏目,加强对市级进驻部门和各级行政服务中心的效能监督和服务评价,用客观数据印证改革成效,提高我市政务服务数字化管理水平,增强办事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优化创新,践行“四个‘零一’”

1.迭代升级“一件事”,实现群众办事“零跑次”。贯彻国务院工作部署,在已经完成企业、个人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事项的基础上,坚持“一件事”一个牵头部门管到底,进一步加强“企业简易注销”“招标投标”“员工录用”“灵活就业”等企业和个人“一件事”的业务协同,全面实现“网上办”“掌上办”和“一窗办”。

2.推行“一网通办”改革,实现行政审批“零见面”。积极推动政务服务2.0事项在各级行政服务中心落地应用,强化“网办掌办专区”和“24小时自助服务区”的引导辅助功能,培养群众“线上办”习惯。实现政务服务2.0平台在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全覆盖,健全“15分钟办事圈”,便民服务事项“就近可办”。

3.拓展“一照通办”范围,实现企业申报“零材料”。大力精简办事材料,实现政府部门产生的证照、批文通过数据共享获取或核验,无需申请人提交,持续拓展企业办事“一照通办”范围。

4.强化“一体化”管理,实现招投标服务“零距离”。加强市区“一体化”管理,深化代理机构退出评标室“全市同频”管理,推广专家费转账支付“全市统一”应用,建立政府采购业务操作“全市通用”知识库。加强交易“一张网”建设,迭代升级数字见证系统并实现全市覆盖,推进数字见证市级标准落地,拓展开标云直播“全网公开”范围,构建全市“1+13”业务数据报表一体化体系。

(三)攻坚克难,实现“四个突破”

1.实现阳光交易智管系统“量化预警”新突破。强化数字赋能,沟通部门联动、数据共享的智慧监管格局,协同行业监管部门研究制订预警评价指标,建立数据预警模型,形成分级预警机制,推动量化预警成果应用。

2.实现数字证书CA“跨区应用”新突破。以国家发改委牵头的网络共享数字证书技术对接为基础,深化省公共服务平台数字证书互认跨区域应用,探索杭甬“双城记”和长三角一体化公共资源领域数字证书互认,推动全国数字证书CA兼容互认。

3.实现国企综合项目“电子交易”新突破。探索综合交易管理新机制,升级招标文件标准化模板,集成功能模块,打通交易链路,实现综合交易项目一键投标、线上开标,打通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最后一公里”。

4.实现招投标专项行动“整治提升”新突破。实行“综合牵头、部门共治、市区联动”的工作模式,完善信用体系,健全工作机制,加强依法监管。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积极构建交易平台、行业监管、综合执法等多方共同参与的全市招投标互联互通管理模式,重点破解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积极探索可留痕、可追溯的全链条监管机制,进一步提升全市招投标工作水平。

(四)党建引领,深化“四个提升”

1.理论武装再提升。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开展“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主题宣传,广泛组织岗位练兵、党课展播、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并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贯彻设定课题调研、成果转化工作机制。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争当“两个确立”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示范引领者。

2.组织基础再提升。大力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深化窗口功能型党支部建设,打造更多“党建双强”示范支部、争创“党建双强”示范中心。巩固提升“特色党支部”创建成果,结合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等中心工作拓展创建活动内容,不断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进一步拓展全市审管系统党建联建活动,谋划实施第二轮审管系统联动攻坚项目,以党建引领推动全市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3.队伍建设再提升。全面贯彻落实奋进“两个先行”提升干部新能力要求,加强平台多元构成队伍分类施策。修订完善直属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竞聘管理办法,分类开展专业培训,进一步调动激发专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加强窗口进驻人员评优评先,将平台常驻人员纳入挂职干部统一管理,探索推动政务办事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审管系统干部多元化、多渠道的挂职、交流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让干部在服务亚运、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任务以及改革一线经历风雨、接受锤炼。严格落实干部关心关爱制度,认真做好落实休假制度、开展谈心谈话、营造暖心环境等要求,及时帮助干部解决思想困惑和生活困难。

4.正风肃纪再提升。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杭州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闭环管理机制,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研究部署贯彻落实举措。参照市管领导干部要求,探索开展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以纪检组驻点监督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巩固拓展整改成果,紧盯行政审批和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加大对重点问题的整改力度,动态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完善防控措施。



抄送:各区、县(市)审管办、西湖风景名胜区行政服务中心

市审管办(公资办)秘书处           2023年3月2日印发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发布机构

市审管办

文件编号

生成日期

杭州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办公室杭州市公共资源交易管委会办公室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要点

2023-04-17 11:49:22

访问次数:

一年来,市审管办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抢抓迎亚运、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建设和国家营商环境创新城市试点等宝贵机遇,以深入开展全市政务服务大提升专项行动为抓手,牵头抓好“杭州市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实施方案”相关改革事项,不断深化“分钟制”“小时制”集成式改革,着力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行政服务体系,有效助力杭州打造世界一流营商环境。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共受理并办结各类事项231万余件,无重大有责投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成交项目232825个(笔、宗、次),成交金额1876.49亿元,平均资金节约(溢价)率为4.74%。

2022年,杭州在全国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政务服务“好差评”)调查评估中位列“非常高”第一等次,在全省“放管服”年度考核中位居第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刘捷,副省长、时任市长刘忻,副市长刘嫔珺等领导先后多次对我办工作作出批示肯定。我办下属单位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连续第五年被评为“全国十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远程异地多点评标项目”获得全国公共资源交易科技成果大赛一等奖。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以数字化改革提升审批质效

1.积极推行企业办事“一照通办”。组织26家具有涉企审批服务事项的部门单位进一步精减办事材料,以政府部门内部数据共享等方式归集或核验企业基本信息,于3月4日、5月31日分别公布了两批企业办事“一照通办”事项清单,在全国率先实现251项企业办事事项凭营业执照“一照通办”,涉及21家单位,累计减少企业申报材料753件、精简率达41.57%,其中687件由政府部门产生的证照、批文等材料可共享获取或核验,无需申请人提交。

2.进一步扩大电子证照、电子签章等应用范围。联合浙江银保监局、人行杭州中心支行、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推动银行开户、贷款领域“两电”应用改革,并组织农业银行杭州分行、杭州联合银行等19家银行试点企业贷款领域“两电”应用。招标投标、项目审批、政府采购、货物报关等领域已实现全流程电子化,超过65%的本地认证机构实现证照电子化。目前,杭州已归集电子证照413类851种,基本实现存量证照数据“应归尽归”,累计调用1.7亿次。杭州市区块链电子签章平台完成了2.0版迭代升级,共计上线45个应用场景。省市电子签章平台已完成了部分应用场景技术联调和测试,后续将成熟一个接通切换一个。

3.持续深化“分钟制”“小时制”改革。依托“政在干”系统,逐级逐项做好“分钟制”“小时制”目标任务的拆解细化,督促相关部门抓好落实。一是通过“土地码”重塑业务流程。推进“多审合一”“多证合一”等改革举措,审批环节由21个整合为8个。目前全市进入“亲清”平台审批的工业用地共1288宗,均已实现100%赋码、100%信息归集、100%带码运行,用地规划许可平均用时从3小时缩短到20分钟。二是推动实现不动产登记全流程网办。协调市规资局制定了个人“交房即交证”全程网办标准、个人二手房转移业务“登记+公证”全程网办标准、企业向开发商购买新建商品房全程网办标准,实现全程数字化办理。三是开展分阶段施工许可改革。推广滨江区分阶段施工许可改革经验,配合市建委修改完善了《关于优化杭州市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审批事项的实施意见》,根据施工进展顺序,按照基坑围护、底板以下、底板以上、专项工程四个阶段办理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和核发施工许可证,助力项目早开工。四是推进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改革。配合市市场监管局制定了《杭州市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申报承诺制实施办法》,申请人只需提交载明住所信息和承诺内容的“申报承诺书”即可。五是加强涉审中介管理,累计入驻网上中介机构1191家,开展涉审中介服务收费自查自纠,累计收集市本级中介评价2134条,合同备案619件;区县(市)中介评价1653条,合同备案512件。

4.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数字化水平。全面推进政务服务2.0平台落地应用,推动政务服务向村(社区)延伸,截至年底,全市“一网通办”收件率为95.85%,其中市本级“一网通办”收件率达94.52%;组织市人力社保局、市城管局、市医保局、市民政局及各区、县(市)对第一批10个“一件事”进行认领应用;协调36家相关市级部门及各区、县(市)不断优化办事流程。开发建成了全市政务服务数智测评指标体系,设置六个维度13个二级指标、62个三级指标,对全市“中心”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无感监测管理,获省委改革办高度评价。

(二)以全流程电子化规范交易行为

5.推进电子招投标深度应用。积极推进房建市政技术标和商务标分别开标、水利货物类和设计、监理等服务类项目全流程电子化应用,于4月底完成系统建设并上线试运行。目前,房建市政、交通林水、园林绿化、政府采购五大行业已实现全流程电子招投标全覆盖。今年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共完成电子招投标项目3363个,其中工程建设项目2584个,电子化覆盖率74.23%;政府采购项目779个,电子化覆盖率100%。

6.推进远程异地多点评标。在成功入选为数字经济系统省级应用项目示范试点和省数字化改革重大应用“一本账S1”清单“浙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应用”框架的基础上,“1+N”远程异地多点评标应用今年已申报数字经济最佳应用。2022年,全市共组织完成远程异地评标项目537个,并实现与四川、山东、安徽的跨省域应用。相关经验做法被国务院职转办简报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专刊刊发。

7.实施代理机构退出评标室、专家评审费转账支付规范管理。一是组织开展全市调研摸底,指导推动各区、县(市)分中心开展代理机构退出评标室工作。13个分中心已全面实施,涉及评标项目3420个。二是严格执行省有关文件要求,明确专家评审费发放参照标准,指导推动各区、县(市)分中心取消现金支付方式,实现统一转账支付。13个分中心已全面实施,涉及交易项目3633个,专家16466人次,转账金额1317.68万元。 

8.推广应用数字见证系统。联合拱墅区审管办成立推广数字见证系统示范应用项目联动攻坚小组,制定专题工作方案。初步完成数字见证系统2.0开发,“公共资源交易开评标数字见证服务规范”市级标准已顺利通过项目评审。拱墅、萧山、滨江、桐庐4个交易分中心已成功接入应用,实现了见证服务“专人专项”到“一人多项”、“现场见证”到“线上见证”的转变。

9.推进大数据分析系统提升优化。统一开通市建委、市财政局、市交通局、市园文局、拱墅建管站等12个行业监管部门及13个区、县(市)分中心的应用权限,整理大数据分析系统问题清单,共归纳数据显示类、浏览器兼容类、功能调整类三类问题共35个,已全面完成整改优化。

10.全力保障亚运项目。市、区两级高效联动,创新推出“分中心开标、市中心评标”的工作模式,开设亚运项目绿色通道,做到一码见证开标全过程、一人统管多个开评标项目、一键实现资料归档。在疫情影响期间,保障拱墅等分中心正常交易和古海塘工程、天网工程、地铁综合类项目等亚运重点项目交易上主动上门对接、加强指导服务、落实服务保障,攻坚克难,确保项目交易工作高质量按时完成。全年市本级共服务保障迎亚运项目98个。

11.全面启动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与提升工作。认真贯彻市委招投标管理工作专题会议和全市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与提升行动推进会精神,牵头制定了《杭州市进一步加强投标领域专项整治与提升工作行动方案》,建立联席例会、政策研究、工作联动、督查通报四项工作机制,由市政府成立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与提升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及五个专项工作小组(“一办五组”)。多次组织召开工作专班会议,梳理形成“一办五组”工作任务责任分解表,对七大任务、31项具体工作任务作进一步分解落实。通过成员集中办公、联络责任到人、线上群组对接、编印工作简报等多种形式有序推进各项工作,扎实有效的第一阶段工作为后续行动开展夯实了基础。

(三)以一体化管理优化平台服务

12.开展全市政务服务大提升专项行动。研究制定了政务服务大提升专项行动方案,市本级平台分别设置了“启航工作室”“人才综合性服务窗口”“不动产登记服务工作室”,全市共设立各类“为企服务工作室”52个,在企业取名、规划建设、产业导向、项目审批、人才引进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咨询解答、靠前服务;建立改革政策实施监督机制,选取85家企业设置监测点,密切跟踪审批制度改革政策实施情况。深化重大投资项目代办服务,全年累计服务项目 322个,总投资额 3820亿,其中亚运项目21个。移动审批车常态化发车服务,以重大投资项目、老旧偏远小区、特殊群体和人流集中场所为服务重点,全年累计派出279名工作人员开展上门服务活动90场次,获得企业群众一致好评。

13.加强平台管理考核。一是探索“行政办事员”队伍建设。积极贯彻落实国发5号文件精神,组织办机关、直属事业单位及“两中心”窗口临聘人员开展“行政办事员”(政务服务综合窗口办事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并有220人通过本次鉴定,覆盖临聘人员总数95%以上,通过率达到99%。二是推行现场管理标准化管理。制定实施了《全市政务服务中心现场管理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通过大厅设置、现场管理、服务规范、评估评价四个维度对全市办事大厅现场管理进行标准化制定,并在市本机大厅选取公安、海关、市民卡、不动产4家窗口单位进行试点。三是完善窗口管理考核。修订实施了《“两中心”窗口管理办法》,持续开展窗口公务员日常考核及各类评优评先活动,全年共评选出369位“每月之星”、26位“优秀窗口负责人”、20位“服务标兵”、55位“先进个人”,营造创先争优比学赶超浓厚氛围。严格落实“好差评”对接工作,全年全市共产生办件数3599万件,其中差评数13754个,所有差评均已按时完成申诉或整改,市本级单位差评整改群众追评满意度100%。四是优化大厅服务保障。以迎亚(残)运会为契机,对电梯盲文标识、服务台无障碍指示等无障碍设施进行提升改造,提升导询服务区、雷锋服务岗等区域功能,持续开展导办、帮办等特色服务,为军残老弱孕等特殊群体开设绿色通道,增设“心晴工作室”,做好母婴室日常维管,满足办事群众的多元化需求。

14.压实疫情防控责任。制定实施了《杭州市审管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两中心”分别出台了疫情防控方案和突发疫情处理流程,层层压实防控责任。引导督促广大窗口人员强化自我防护意识,及时采购发放并督促使用口罩、手套、防护面罩、消毒液等防疫物品。严格落实办事大厅入口处佩戴口罩、体温检测、扫码验证等防控措施,建立实施窗口负责人区域负责制,出台实施了《限制进入大厅人员办事流程》,组织相关窗口人员到大厅外解决受限群众的办事需求。截至目前,已提供外延服务500余次。

(四)以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

15.提高政治站位。深化理论武装,坚持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组织全体党员群众集中收听收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的报告,全年共开展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13次,专题研讨8次,党组书记带头为全体党员干部先后作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宣讲,班子成员在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上领学发言,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营造浓厚氛围,在全市审管系统内开展“最美窗口”“最美办事员”争创活动,先后举办全市审管系统迎“七一”主题宣讲展演、文明窗口“流动红旗”评选活动、“优秀窗口”“优秀人物”选树等活动,充分展现审管干部风采。践行使命担当,全力驰援基层抗疫防疫,领导班子率先垂范,于除夕前夕带头驰援白马湖社区,并在整个春节期间每天组织人员接续驰援;先后组织带动25批次243人次党员干部下沉滨江区长河街道白马湖社区、上城区丁兰街道丁桥苑社区、拱墅区康桥街道康运社区驰援抗疫,同时成立下沉社区疫情防控先锋队,建立下沉驰援常态化工作机制,充分体现了审管人的责任与担当。

16.夯实组织基础。深化“双强双优”“一单位一品牌”和基层党组织星级管理,完成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总)支部换届选举,创新设置8个窗口功能型党支部。组织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全面梳理职责权限,制定报送了事业单位政事权限清单和章程,待审核通过后正式实施。规范做好干部晋升、选拔、交流等工作,公开选拔任用中层干部,探索建立新任干部业绩晾晒机制;制定实施了直属事业单位专技岗位竞聘管理办法并开展竞聘工作;选派优秀干部赴雄安新区、亚组委、“云城”指挥部挂职、派驻建德市下涯镇乌驹市村任第一书记和农村工作指导员,在基层锻炼中经受风雨、锤炼党性、转变作风。深入分析领导班子届末考核结果和选人用人“一报告两评议”结果,研究提出整改措施并抓好落实。全年全办党员干部先后获得市“新时代好党员”、市“担当作为好干部”、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突出贡献等各级各类先进荣誉。

17.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全面融合。制定实施了全市审管系统党建联建工作计划,市审管办各级党组织分别联动上城、拱墅、萧山、滨江、富阳等区县审管办党组织,先后开展各类联学联建活动共27场次600余人次,不断激发新时代审管系统基层党建新活力。组织市本级与部分区县审管办签订党建联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基层延伸、全市政务服务数字化监测系统、提升完善开标云直播系统等重点改革项目联动攻坚协议,推动全市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打造出一批特色鲜明、成效明显的标志性成果,锤炼锻造一支勇于担当、善作善成的干部队伍。钱塘区聚焦“三个一”持续做优“双创”生态、桐庐县投资项目“要素融通”改革等市、区联动改革实践获省政府充分肯定并作经验推广。

18.深化廉政建设。严格落实驻市政府办公厅纪检监察组驻点调研反馈意见,2次召开党组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和问题清单,现已全部整改完成。开展“党风廉政面对面谈话”,组织干部任前集体谈话9人,对处级以下党员干部群众谈话81人。开展亲清政商关系专项整治;开展数字化改革专项整治,通过数字赋能挤压审批领域寻租空间,创新推广远程异地评标运用、深挖大数据分析系统功能,有效提高防范预警能力;开展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项整治,围绕会议活动、公务接待、小型项目等进行自查自纠,开展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违规经商办企业问题,公职人员资格证书挂靠“微腐蚀”等4个专项整治工作。以上城区、余杭区审管办近来发生案件为反面典型,在全市审管系统开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进行“五自查”落实“五举措”,深入剖析“身边人身边事”违纪违法案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把“不敢腐”的震慑转化为“不想腐”的内生动力。

二、2023年工作要点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是杭州亚运会举办之年,也是“奋进新时代、建设新天堂”的关键一年。市审管办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聚焦三个“一号工程”,充分发挥全市政务服务主平台、数字化改革主阵地作用,全力推进投资项目审批改革、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窗口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持续擦亮营商环境最优市“第一窗口”金名片。

(一)拓展试点,推进“四个全面”

1.全面推广“电子证照、电子签章”应用。继续扩大银行开户和贷款领域应用“两电”的试点银行,拓展应用场景。推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3.0接入企业端电子签章,应用于企业在线填报表单、签署承诺书、存证电子文档等。积极争取全国范围的电子证照数据互认共享。

2.全面推广“拿地即开工”模式。综合研判用地空间、产业布局、指标报批要素,高标准供地,全面实施模拟审批、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和信用监管,利用挂牌公示期先行开展方案公示,工业项目拿地后缴清费用即核发施工许可证。

3.全面推广分阶段施工许可改革。转变“完成全套施工图后方可申请”的传统模式,对需开展施工图事前审查的工程项目进一步优化办理流程,根据施工进展顺序,按照基坑围护、底板以下、底板以上、专项工程四个阶段分阶段办理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和核发施工许可证。

4.全面推广政务服务监测管理系统。巩固深化政务服务监测管理系统建设成果,发挥好系统监测、评价、分析三大功能,进一步做深“投资项目审批分析”“窗口效能服务”等栏目,加强对市级进驻部门和各级行政服务中心的效能监督和服务评价,用客观数据印证改革成效,提高我市政务服务数字化管理水平,增强办事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优化创新,践行“四个‘零一’”

1.迭代升级“一件事”,实现群众办事“零跑次”。贯彻国务院工作部署,在已经完成企业、个人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事项的基础上,坚持“一件事”一个牵头部门管到底,进一步加强“企业简易注销”“招标投标”“员工录用”“灵活就业”等企业和个人“一件事”的业务协同,全面实现“网上办”“掌上办”和“一窗办”。

2.推行“一网通办”改革,实现行政审批“零见面”。积极推动政务服务2.0事项在各级行政服务中心落地应用,强化“网办掌办专区”和“24小时自助服务区”的引导辅助功能,培养群众“线上办”习惯。实现政务服务2.0平台在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全覆盖,健全“15分钟办事圈”,便民服务事项“就近可办”。

3.拓展“一照通办”范围,实现企业申报“零材料”。大力精简办事材料,实现政府部门产生的证照、批文通过数据共享获取或核验,无需申请人提交,持续拓展企业办事“一照通办”范围。

4.强化“一体化”管理,实现招投标服务“零距离”。加强市区“一体化”管理,深化代理机构退出评标室“全市同频”管理,推广专家费转账支付“全市统一”应用,建立政府采购业务操作“全市通用”知识库。加强交易“一张网”建设,迭代升级数字见证系统并实现全市覆盖,推进数字见证市级标准落地,拓展开标云直播“全网公开”范围,构建全市“1+13”业务数据报表一体化体系。

(三)攻坚克难,实现“四个突破”

1.实现阳光交易智管系统“量化预警”新突破。强化数字赋能,沟通部门联动、数据共享的智慧监管格局,协同行业监管部门研究制订预警评价指标,建立数据预警模型,形成分级预警机制,推动量化预警成果应用。

2.实现数字证书CA“跨区应用”新突破。以国家发改委牵头的网络共享数字证书技术对接为基础,深化省公共服务平台数字证书互认跨区域应用,探索杭甬“双城记”和长三角一体化公共资源领域数字证书互认,推动全国数字证书CA兼容互认。

3.实现国企综合项目“电子交易”新突破。探索综合交易管理新机制,升级招标文件标准化模板,集成功能模块,打通交易链路,实现综合交易项目一键投标、线上开标,打通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最后一公里”。

4.实现招投标专项行动“整治提升”新突破。实行“综合牵头、部门共治、市区联动”的工作模式,完善信用体系,健全工作机制,加强依法监管。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积极构建交易平台、行业监管、综合执法等多方共同参与的全市招投标互联互通管理模式,重点破解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积极探索可留痕、可追溯的全链条监管机制,进一步提升全市招投标工作水平。

(四)党建引领,深化“四个提升”

1.理论武装再提升。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开展“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主题宣传,广泛组织岗位练兵、党课展播、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并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贯彻设定课题调研、成果转化工作机制。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争当“两个确立”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示范引领者。

2.组织基础再提升。大力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深化窗口功能型党支部建设,打造更多“党建双强”示范支部、争创“党建双强”示范中心。巩固提升“特色党支部”创建成果,结合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等中心工作拓展创建活动内容,不断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进一步拓展全市审管系统党建联建活动,谋划实施第二轮审管系统联动攻坚项目,以党建引领推动全市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3.队伍建设再提升。全面贯彻落实奋进“两个先行”提升干部新能力要求,加强平台多元构成队伍分类施策。修订完善直属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竞聘管理办法,分类开展专业培训,进一步调动激发专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加强窗口进驻人员评优评先,将平台常驻人员纳入挂职干部统一管理,探索推动政务办事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审管系统干部多元化、多渠道的挂职、交流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让干部在服务亚运、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任务以及改革一线经历风雨、接受锤炼。严格落实干部关心关爱制度,认真做好落实休假制度、开展谈心谈话、营造暖心环境等要求,及时帮助干部解决思想困惑和生活困难。

4.正风肃纪再提升。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杭州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闭环管理机制,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研究部署贯彻落实举措。参照市管领导干部要求,探索开展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以纪检组驻点监督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巩固拓展整改成果,紧盯行政审批和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加大对重点问题的整改力度,动态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完善防控措施。



抄送:各区、县(市)审管办、西湖风景名胜区行政服务中心

市审管办(公资办)秘书处           2023年3月2日印发